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论《牡丹亭》的潜在话语
作者:刘开田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潜在话语  潜在话语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原欲  原欲  本我  本我 
描述:对文本潜在话语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作品与作者或者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文借助西方精神分析批评的某些理论 ,主要探讨《牡丹亭》中潜在话语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原欲的肯定 ;二、本我的张扬。
曹丕《黎阳作》三首写作时间考辨
作者:熊清元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曹操  建安  曹丕  邺城  典故  胡应麟  谭元春  南征  黄节 
描述:曹丕《黎阳作》三首“句格纵横,节奏缜密,殊有人气象”(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与他清丽哀婉“有公子气,有文士气”(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七)的多数诗篇相比,别具一格。弄清楚这三首诗的写作时间,对于探讨曹丕的诗歌创作道
以假掩真,还是美真丑假?——《红楼梦》真假二字考辨
作者:徐又良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汤显祖  真假  曹雪芹  社会现象  表现形式  作者  意识形态  矛盾冲突  社会理想 
描述:本身所写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真”与“假”的冲突。
苏东坡生平思想研究
作者:冯媛 贾婵林 饶学刚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苏轼研究  师专学报  社科版  海南大学学报  东坡赤壁  社会科学研究  出版社  王安石变法  师院 
描述:~~
论写作者的自我塑造
作者:周剑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者  自我塑造  人才成长  自我完善  自我解剖  作品  刘绍棠  认识  作家  内省 
描述:重要性;从而揭示了写作人才成长与成功的一大奥秘。
六年磨一剑——评鲁嵩岳《〈慎刑宪〉点评》
作者:张家国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慎刑  《大学衍义补》  审判委员会  《周易》  嵩岳  《文献通考》  王安石  《宋刑统》  古籍整理  《四库全书》 
描述:六年磨一剑——评鲁嵩岳《〈慎刑宪〉点评》
爱米丽与杜丽娘之比较——兼谈福克纳和汤显祖思想的统一性
作者:安鲜红 刘开田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米丽  杜丽娘  比较 
描述:主要比较分析福克纳的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 ,在对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爱米丽与杜丽娘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从个体与社会的角度 ,探讨了她们不同命运结局的原因 ,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的某些异质与同质 ,指出一个伟大的作家之思想既具有传统性 ,又具有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