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增加民众收入应是根本国策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国策  民众收入  经济发展 
描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显示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刻。
多数“中国制造”其实应是“中国组装”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制造”  《纽约时报》  商品供应 
描述:美国《纽约时报》日前载文指出,虽然中国向世界供应大量商品,但多数“中国制造”产品的更恰当标签应是“中国组装”。[第一段]
“改革”之义
作者:高寿仙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改革  王安石变法  戊戌变法  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  词义  王莽  后汉书  中性词  历史上 
描述: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不过,今人所言历史上的改革,所用显然并非上述宽泛的词义,而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新。对于这种形式的历史事件,今天概以“改革”称之。具体到某次事件,则或称之为“变法”,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或称之为“新政”,如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等;或称之为“改革”,如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等。这些称谓,有的当时就有,更多的则是后人所加。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说某人“变法”,也未必就是正面评价。古代典籍中甚至常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为变乱成法、败坏纪纲。 正因为“改革”含义宽泛,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其范围相差悬殊。
王安石废除钱禁:北宋后期钱荒的爆发及其影响
作者:石俊志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期的钱禁法令 钱禁法令是关于钱币的禁止性法令,一则禁止百姓铸造铜钱;二则禁止百姓毁钱铸器或挟钱出境。
罗伯特·莫顿:养老金设计出发点不应是积累财富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老金  出发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  面临挑战  金融工程  设计方案  退休金计划  积累  财富  判断标准 
描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认为,全球许多传统退休金计划面临挑战,是因为出发点错了。传统的退休金设计出发点实际上是财富的积累,往往最终以积累了多少钱为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莫顿认为,从金融工程的角度来说,养老金设计真正有意义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保证人们在退休之后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