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戏剧《牡丹亭》演出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牡丹亭》  《牡丹亭》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演出  演出  戏剧  戏剧  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  意大利  意大利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描述:6月20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剧场内座无虚席,博洛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中国留学生与爱好中国文化的意大利友人一起观看了厅堂版昆曲名段《牡丹亭》,本次巡演由意大利成尼斯东方大学、都灵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孔子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使国粹昆曲走进欧洲艺术之都,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心无灵犀
作者:冯翼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瑞典人  中国书法  中国文化  《牡丹亭》  《西厢记》  马可·波罗  大鼻子  民间文化  “丝绸之路”  中国瓷器 
描述:心无灵犀●冯翼︵留学瑞典︶提起咱中国来,瑞典人准跟你比划,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两只丹凤眼儿,细细地向上吊着,脑袋上顶着个斗笠,以前的女人还裹着小脚儿。有时他们还会摇摇晃晃地摆着脑袋,两手在耳朵旁边一动一动的,我琢磨了好久,觉得那动作八成是学咱们古代时...
爆竹杂感
作者:辛果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爆竹  传统文化  《荆楚岁时记》  日本  人身伤害  王安石诗  烟花爆竹  经济效益  人口密度  黑火药 
描述:爆竹杂感辛果(一)古人以音响和光亮驱邪逐鬼,焚竹发声,“爆竹”由此而发源。《神异经》载,西方深山中有山臊恶鬼,身高尺余,人一旦撞上就会生病。此鬼最惧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人们都要燃放爆竹。《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
莽莽天涯雨
作者:廖全京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江北  长江大桥  二层舱  标语牌  逻各斯  急管繁弦  黄果树瀑布  晏几道  周邦彦  生命欲望 
描述:莽莽天涯雨廖全京躺在宋词里,很古典地读江南,不仅能读出一腔愁绪,而且会在那些蝶恋花、桂枝香、虞美人里迷失真实的江南。在“杏花春雨江南”的总体氛围下,晏几道、周邦彦、贺铸们把整个江南全然软化,把江南的雨也软化。江南雨落到宋词的香笺上,仿佛都变得纤巧柔弱...
扶桑新年
作者:刘立善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扶桑  唯物主义哲学家  贺年片  赫拉克利特  珊瑚组合  章鱼干  注连绳  桑文化  王安石  年糕 
描述:扶桑新年刘立善(留学日本了解扶桑文化,当从新年开始。为此,’97新年,我做客友人家。明治维新是一股强大动力,打开了锈迹斑斑的国门。随之,欧风卷美雨,一路东下,冲进列岛。老皇历已经翻完。新文化大趋势迫使日本政府改明治5年(1872年)12月3日为翌年1...
中国民间的茶俗
作者:李富根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间  食物型  《本草纲目》  花香型  王安石  消风散  佐料  芝麻  桔子皮  铜茶壶 
描述:安石去拜访茶道名流蔡襄,蔡襄“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隆重招待;岂料王安石竟“取‘消风散’一摄,投茶瓯中并食之”,还大加赞赏:“大好茶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多种茶和其它中草药配成的医方:如与茱萸、葱、姜一同煎服能助消化、理气顺食;与醋一同煎服,可治中暑、痢疾;另外,与姜煎服对痢疾也有良好疗效。唐德宗李适喜欢在煮茶汤时放入“苏椒之类”。茶圣陆羽尽管对此嗤之以鼻,视为“沟渠间之弄水”,但也没有反对过用盐佐茶。 在茶中加入食物型佐料,烹用起来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宋代一般是核桃、松子、芝麻;到了明代,品种更加琳琅满目,新添了榛子、杏仁、榄仁、菱米、栗子、莲肉甚至新笋;清代也五花八门,既有不放茶汤中,边饮边吃的,又有加入盐姜、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