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白先勇 最美还是那株牡丹
作者:路琰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昆曲  加州大学  演出  精英文化  赞助人  西方  美国人  媒体 
描述: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广西桂林人。21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引起文坛轰动。1965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其文学成就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的瞩目。他策划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北京上演第100场。
最高法院副院长倒在烂尾楼里
作者:邢婷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烂尾楼  黄松  最高人民法院  副院长  高级人民法院  司法系统  广东省  广场  执行局  拍卖 
描述:被双规的黄松有,是我国建国以来,司法系统内因涉嫌贪腐而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2008年10月28日,一条引起轰动的新闻从北京传出: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免去黄松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同时,新华网的消息透露,黄松
王安石 “拗相公”的悲剧
作者:木风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苗法  北宋王朝  改革  欧阳修  士大夫  神宗  司马光  保甲法  农民 
描述:改革,真相到底如何?
后宫里的变法天平
作者:狐之影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皇后  变法  垂帘听政  王安石  宋神宗  宋仁宗  北宋历史  庆历新政  皇帝  旁观者 
描述: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四朝相公司马光
作者:绝尘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资治通鉴  翰林学士  北宋前期  胡桃  理财  皇帝  进士 
描述:谎。这一切恰好被父亲看到了。司马光遭到严厉的训斥:"小子何得谩语!当初给你取名‘光’,又担心你浮躁,取了‘君实’为字,没想到你还是敢撒谎。"司马光被父亲的怒火吓住了,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从此"实话实说"四个字,再没离开他的脑海。
李浩明:生在中国,一生反华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浩明:生在中国,一生反华
“双规”王益 酝酿扫黑风暴
作者:李婧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黑风暴  工作人员  国家开发银行  太平洋  中国证监会  广发证券  金证券  严重违纪  酝酿 
描述:近日,因严重违纪等问题,国开行副行长王益被双规。王益曾经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此次落马,表明了中国政府整肃资本市场秩序的决心
中远博鳌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斌接受本刊专访:博鳌盛事,只待开幕
作者:袁旻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鳌镇  总经理  专访  公司  有限  博鳌亚洲论坛  传说  海南岛 
描述:海南岛上的博鳌镇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鳌”是龙王的儿子,因相貌丑陋被赶下凡界,后经观音点拨,化为美丽的岛屿。传说未必可信,但蕴含了很多人美妙的希望。如今,这里因为有了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梦想成真之所。
涉嫌资本黑幕 利益关系复杂 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与王益、魏东
作者:李婧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事长职责  证券  利益关系  公司员工  资本  王益  情绪稳定  公告 
描述:股票停牌一小时。”
赈饥荒,除豪强,官场上刹歪风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江西  科举考试  饥荒  古文运动  南丰  散文 
描述:曾巩1019年—1083年。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的祖父当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与兄长曾晔一道,自幼勤学苦读。因擅长策论,轻于科举考试文章,所以屡试不第。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后人学"古文"多从模仿曾文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