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辞中自我意识的控制
-
作者:迟万昌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自居作用 “修辞立其诚” 修辞格 王安石诗 潜意识 象征意义 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 前意识
-
描述:不会有今天这样奇丽斑澜的色彩,令人陶醉的美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修辞的印象只是形式与内容的机械统一,似乎修辞仅仅是内容需要而出现的表达形式,对其产生以及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就显得朦朦胧胧,有一层轻轻的薄纱掩盖着,大有“尤把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说的陌生的一面吧! 为了去认识修辞这陌生的一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所熟悉的一面,看看前人给修辞下的定义是不无益处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这一定义强调了修辞的“调整语辞”的功用,使我们看不到修辞与“调整语辞”之面的内在联系,那层薄纱又在起作用了。显然这一定义是受《易经》的影响得来的,并没有全部揭示修辞的内涵,而是部分的,有限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用“一种努力”来给修辞下定义,概念模糊,不足以表达?
-
长勺应是根据地形得名
-
作者:郭挺之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地 殷民 根据地 姓氏 路史 鲁国 酒器 《春秋左传》 《通志》 周初
-
描述:汇纂》,说长勺是殷民长勺氏的住地,以后采用这一说的颇不乏人。尽管《春秋汇纂》引《路史》为据,但《路史》也没有提供什么材料,只是想当然而已。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古代有因居地而得姓氏的,《通志》所载东门、南宫,都是因居地得出的姓氏,但长勺氏是一群酒器工,以操作的手工业为姓氏,不因“长勺”得名;自然,长勺不是长勺氏的居
-
宋词选析
-
作者:吴积才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选 词牌 后庭 燕子 晏殊 王安石 西湖 金陵 江南 采桑
-
描述:破阵子(1)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2)梨花落后清明(3)。池上碧苔(4)三四点,叶底黄鹂(5)一两声,日长(6)飞絮(7)轻。 巧笑(8)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9)。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10
-
王安石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魏福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哲学 继承 发展
-
描述: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矛盾规律的认识。
-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读刘绍信的《当代小说叙
-
作者:谭君强 降红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叙事学
-
描述:刘绍信先生的《当代小说叙事学》是在对当代小说文本的大量研读的基础上来把握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史的,这种在叙事学意义上进行的理论与文本的结合研究非常有意义;其次,在方法论上,《当代小说叙事学》所传达的批评方法对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李觏人才论探微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李觏 人才论
-
描述:。
-
明清之际宜兴曲家群体及其家族传承:以吴炳、万树为中心
-
作者:殷亚林 常雯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兴 曲家群体 家族传承
-
描述:江南名邑宜兴在晚明到清初涌现了很多词曲名家,曾形成著名的阳羡词派,而其曲家群体虽未成派,亦颇具规模和影响.该曲家群体不乏吴炳、万树等优秀代表,且具有鲜明而稳固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