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井泉原是山歌王
-
作者:高强 来源:源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青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丰顺县 南昌起义 国民党军队 江西省 副委员长 地下斗争 党组织 大埔
-
描述:高陂澄坑的家中,继续开展地下斗争。1928年春,党组织派李井泉到丰顺县潘田镇铁坑村,3年间先后任共青团黄金区委书记、县团委委员、共青团东江特委秘书长。
-
《李井泉》摄制组来兴宁拍摄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源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党史研究 中央电视台 文献片 党政领导 办公厅 张华 摄影 战斗
-
描述:营兵工厂旧址、瑶兴村红军五十团旧址、炮楼,实地拍摄并现场采访了当年李井泉同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的知情人和革命烈士后裔。
-
《李井泉》摄制组来兴宁拍摄
-
作者:钟华柱 张群洁 刘光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党史研究 中央电视台 文献片 党政领导 办公厅 张华 摄影 战斗
-
描述:9月17-1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文献片《李井泉》在兴宁市罗浮镇开拍。《李井泉》摄制组一行和李井泉之子张华川在兴宁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老促会、罗浮镇党政领导陪同下,深入到李井泉同志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罗
-
重踏边关路
-
作者:张化声 来源:源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万大山 边境公路 马头山 东兴 边关 第二故乡 越南 越野车 旅游团 国境线
-
描述:80公里的速度,迎着玉桂八角飘香的清风,向白云缭绕的十万大山进发。这一路上经过的村镇,大都是我们过去在东兴工作20年里,多次用两脚丈量过的地方,一山一水都是那么亲切。但日新月异的边境,又使我们感到处处都是那么陌生……秋高气爽,云开雾散。汽车绕过一座座金色的果山,穿过一片片翠绿的蔗林,我们恍然发现,界河对岸那个马头高昂的熟悉山影,已经巍然耸立在眼前。"啊!马头山!那就是越南的马头山!……"想不到,转瞬之间
-
怀念银江之旅
-
作者:姚明 来源:源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解放战争时期 暴政 高歌 暮色 铜鼓 大埔
-
描述:怀念银江之旅
-
银江马头山战役
-
作者:何志杰 陈访交 来源:源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马头山 闽粤赣边区 闽粤赣边区 粤东 粤东 战役 战役 永生 永生 大埔 大埔 集中优势兵力 集中优势兵力 重机枪 重机枪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计划破产 计划破产
-
描述:1948年6月3日发生在广东老区大埔县银江镇的马头山战役,由闽粤赣边区工委部署,粤东支队长刘永生指挥,采取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之的策略,从而使国民党闽粤剿总涂思宗"十字围剿"计划破产。此役是三年解放战争南
-
在“家长”身边任警卫
-
作者:丘学 来源:源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长 警卫工作 武工队 红七军 军事训练 国民党 粤北 黄松 联防队 政治课
-
描述:原红七军副师长黄松坚1938年来广东,大部分时间在粤北,任北江特委书记。他对人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所以粤北的许多指战员和群众都亲切地叫他“家长”。1948年春,松坚调任中共粤赣湘边区党委副书记兼纵队副司令员。他的警卫工作由边纵北江第一支队第四团钢铁连派出一个排来担任。当时我是这个排的一员。
-
八十抒怀(二首)
-
作者:张旭初 来源:源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鼠 河山 远郊 黄鹤 旭日 黄龙 水暖 关河 枫叶
-
描述:~~
-
秦淮河畔的历史名人
-
作者:李之灏 来源:源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淮河 李香君 王安石 南京城 唐代诗人 朱自清 政治中心 侯方域 东晋 贵族
-
描述: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唐诗是说东晋定都南京后(当时称建康),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等居住在秦淮河畔的兴衰变迁。当时王、谢贵族及其子弟均穿黑色衣服,这里遂被
-
小人古今说
-
作者:刘傅海 来源:源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忠贤 李斯 行为表现 吕惠卿 生存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上 王安石 王莽 袁世凯
-
描述:在中华大地上,是不是一有人类就有小人,我不知道。但据史料记载,起码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小人群落就已经人丁兴旺,而且横行肆虐了。我案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