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与自卑较量:解构苏曼殊
作者:张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曼殊  解构  自卑  私塾教育  日本人  六榕寺  曹洞宗 
描述:苏曼殊,原籍香山县沥溪村(今属珠海),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元(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苏曼殊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英国茶行的香山籍买办,母亲是日本人。六岁时开始在沥溪接受私塾教育,十三岁便在广州六榕寺剃度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受
近水远山皆有情
作者:李立祥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和宫  名古屋  日本  寺院  草原  远山  世界宗教  曹洞宗  老师  研究所 
描述:近日,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电视上播放的一幕幕惨痛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使我不禁担忧起在日本的朋友们,由此,还想起2009年去日本的情景……
党内一支笔——舒同的传奇人生
作者:顾炳枢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书法艺术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政治家 
描述:党内传奇政要、书法大家舒同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名字久久地被人们传颂和怀念。笔者曾在舒同先生在世时,于北京西山和兰州两次采访过他,得以了解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作者:晓平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浮生六记  恭王府  阳春白雪  欣赏  演出  牡丹亭  红楼梦  俞平伯  沈复 
描述:闻说恭王府开放演出昆曲《浮生六梦》,不知是不是据沈复《浮生六记》改编的?亦不知是上昆还是北昆的名角儿?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没有闲情雅致是不会去欣赏中国最阳春白雪的典雅艺术的。记
暮色已然留不住
作者:乔思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暮色  不可能  愿望  暂时  古人  牡丹亭  园林  凄美  回肠  短信 
描述:休闲是愿望,所以古人梦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即想抛却哪怕暂时的世间冗繁尘垢。但其实谈何容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哪怕是半日,一笔勾销怎么可能?只要是镂心刻骨,就不可能一朝散去。就像烟雨迷蒙
一位活跃于澳岛的学者——记澳门大学校长周礼杲
作者:施心超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周礼杲  澳门大学 
描述:是周礼杲。周先生还是澳门大学的第三任校长。  在报端见到周先生光辉形象已是第二次了。前次是在1998年5月7日的报上见到的,那是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也是会见澳门特区筹委会全体成员的合影。一位活跃于澳岛的学者——记澳门大学校长周礼杲  周礼杲,1933年7月25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现为上海市嘉定区)北乡娄塘镇大东街和永安街交汇处的横沥河大桥头西堍一间普通的瓦房里。他的先父周书林,以药店为业;母亲唐本蕙,现年89岁。他俩生有子女六人,礼杲排行第二。日寇侵华娄塘被炸,房屋焚毁,乡亲惨亡,给礼杲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创伤。他立志刻苦读书,学好本领,试图走科教救国兴邦之道。  抗战胜利之后,他相继在中光初级中学(现名娄塘中学)和上海市上海中学读书,并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由于成绩优秀,当他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便...
满园春色关不住——咏春诗拾趣
作者:叶春茂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春  晚唐诗人  字里行间  北宋政治  欧阳修  王安石  亭台楼阁  变化无穷  自然景象  唐王朝 
描述:。”(杜甫),“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春日春风,春山春水,春草春花,多么温润,多么清新,多么悦目。诗人们笔下的春景,之所以和大自然一样,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奥妙之一就是他们倾心地投入春天的怀抱,悉心地捕捉春天的微妙信息,然后才能有声有色地绘出一幅幅春天的图画。如唐代文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正因为诗人对长安街早春的自然景象,观察得细致入微,才描写得如此准确、生动、传神。大诗人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把刚刚披上新春外衣的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描绘得惟妙惟肖,生机盎然。诗人的咏春诗不少也是言...
感天动地说王谦--一个肢体残疾人和他特殊的跨世纪壮举
作者:周冬霖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肢体  跨世纪  1999年8月  人和  残疾青年  永久性  襄樊市  湖北省 
描述:国力尽匹夫志、位卑不敢忘国忧》为题,就此行向父老乡亲们进行了庄严宣誓。随后,他在深寓“归”意的龟山脚下虔诚地跪地取了一盒土、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汲取了一瓶象征“和平”之水,便开始了他驾车走中国的征程。邮政部门专门为此发行了一套题为“中华民族幸福生活”的两千份极限封首发仪式;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有关领导和许多社会知名人士专门赶到现场为他送行。按计划,他将走遍全国34个省市区(含台湾)约600多个中等城市。他随身携带2000米长绢,沿途征集56个民族代表人物就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万人大签名;每到一个省级城市,他将在其最具民族文化意蕴的山川和水域跪地取一盒(和)土、掬一瓶(平)水。他将在如愿赴台湾作环岛旅行时,在阿里山种植一棵橄榄树,在日月潭掬一瓶相思水。所有的水土届时将收藏在按《中国行政区划地形图》特别制作的盒瓶中,到2...
写在《檀林畅销作品集》出版之际
作者:孙继光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作品集  “叛徒”  医学与文学  文学作品  疑难病  临床试验  刘绍棠  中央广播电台  任丘市 
描述:写在《檀林畅销作品集》出版之际
回文诗趣话
作者:程钦华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菩萨蛮  回文词  诗趣  杂体诗  回文形式  中国文学史  倒读  顺读 
描述:晋书·列女传。有一段话说:窦洒“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致现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为什么要写成倒顺皆可读呢?传说是苏意怕丈夫看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便花费了很多。C血,才把诗写成顺读倒读皆可的回文诗.从上面所载的一段话也可以推知,最早的回文诗风格是婉转纤丽的,内容则寄托了相思之情.历代的回文诗中,多有写景佳作,比如宋人刘敞的、雨后回文。就写得很美:绿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竹深啼马乱,庭暗落花残倒读为:残花落暗庭,乱鸟啼深竹.寒色砌苦青,冷光池水绿.诗中一、二句或三、四句互对,整首诗由二联组成,不管顺读和倒读,都很有韵味,这是一首典型的回文诗,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萧萧秋雨之后的庭院景色.有一种回文诗是回环交错成诗的,亦可举例略述之.从前,有一位塾师想考考自己的学生,便在黑板上写了十个字,并排列成一个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