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5840)
报纸
(27159)
图书
(1256)
学位论文
(1031)
会议论文
(577)
图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
(5166)
2009
(3868)
2008
(3353)
2006
(1905)
1998
(1024)
1995
(1007)
1989
(570)
1987
(690)
1958
(55)
1954
(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087)
音乐出版社
(18)
江西人民出版社
(16)
上海文艺出版社
(16)
文物出版社
(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
(1)
新文艺出版社
(1)
甘肃民族出版社
(1)
能源出版社
(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
相关搜索词
戏曲音乐
麻始山
碑帖
清代
曹洞宗
规模效益
铅钼尾矿
绝三渗漏
道
禅宗
驹泽大学
道元
观光资源化
金山寺梦游录
默照禅
正觉寺
鹿城
金山
资源优势
赵朴初
遗址公园
纪念馆
黄檗宗
震旦
黄金
身心脱落
鸡鸣
日莲宗
阿育王
首页
>
根据【来源:江西教育科研】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朱熹、书院与私人讲学的传统
作者:
李弘祺
邓洪波
潘建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朱熹
新儒学
白鹿洞书院
讲学
陆象山
教育制度
佛教寺院
私人
禅宗
描述:
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开端,但是,书院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教育制度。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二中学
金溪县
江西省
学科带头人
陆象山
哲学家
教职工
学校
初中
描述: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作者:
顾春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教育思想
历史
中国
南宋
描述: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方法及其启示
作者:
孟丽菊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古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学术研究
书院教学
陆九渊
考课
质疑问难
学习兴趣
启示
描述:
书院是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机构,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书院的历史如果从南唐元四年(940年)算起,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改制(废弃)为止,共经历了960余年,其间跨越宋、...
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
李琳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心理障碍
应试教育
重要内
人际交往
心理疾病
中小学生心理
班主任
描述:
心理健康即指人的精神健康,特别是人的情绪、情感及性格方面的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及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适应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进行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
作者:
邓洪波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的发展
书院制度
南宋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蓬勃发展
理学家
庆元党禁
陆九渊
描述: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邓洪波书院自北宋称名天下之后,到南宋即成为中国士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组织,书院建设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据台湾孙彦民先生六十年代的统计,全国是期共建书院一百四十七所,而丁益吾先生1990年的统计则为三百六十五...
尊重生命应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一
作者:
郑新蓉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重生命
道德教育
内容和原则
生命存在
个体生命
受教育者
道德认识
养成教育
现代道德教育
合理性
描述:
尊重生命应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一郑新蓉德育,从某种角度可以看成人性的养成教育,即通过教育使社会的新生代能够凭借社会的或类似的"理性良心"处理自己与同类的交往关系和矛盾。这里讲的"理性良心"是指人的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存的最基本的道德律令和准则...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
作者:
顾春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
历史命运
易简工夫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方法论
心学
描述: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顾春(三)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特质在教育方法论上,陆九渊将“以尊德性御道问学”作为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宗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是朱陆之争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应并行不废,但又偏重于...
论文摘登:陆九渊“切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
杨晓光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论文摘登:陆九渊“切己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陆九渊“切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
杨晓光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
,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