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名剧的现代诠释——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
作者:卢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青春梦 青春梦 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
-
描述:名剧经典《牡丹亭》有多种古今中外版本的改编,应验了接受美学的读者介入的文学史理论。文章以接受美学方法论为维度,就白先勇《牡丹亭》的策划、制作和传播进行缕析,探索从文学经典到戏剧演绎的接受历程,探索作为读者的白先勇到作者的白先勇身份转换,探索西方现代理论对中国古典名剧改编的适应度。
-
试论乐安流坑祠堂祭祖风俗中的宗法问题
-
作者:殷剑 吴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制 宗法制 流坑 流坑 祠堂 祠堂 祭祖 祭祖
-
描述:定的促进作用。
-
陆九渊治荆及其思考
-
作者:杨小光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社会危机 荆门之政 哲学理念 六字诀 发明本心 历史环境 指导思想 《宋史》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描述:在860年前的南宋时期,江西省金溪县的青田村有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陆九渊,后来成为那个时期和集理学之大成的哲学家朱熹并峙的思想霸主,左右着时代的精神取向。陆九渊一生创造的哲学思想体系高标独帜,他提出的“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论黄爵滋的吏治思想
-
作者:陈小琼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治 广贤路 严察核 成长去短 清理欲 百姓为上
-
描述:思想属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范畴 ,但是 ,客观而论 ,今日仍有可借鉴之处。
-
也说“莲鸿蘋云”和“梅”——谈小晏词的抒情形象
-
作者:韩春萌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形象 塑造形象 抒情方式 词作 晏几道 形象系列 特色 虞美人 塑造方法 委婉
-
描述:是这种抒情形象的代表。小晏在他的词作中塑造的这些抒情形象,都是下层的青楼妓女。过去的研究者们,笼统地认为"莲鸿薪云"都是小晏所思念的女子,并没有把她们具体地区分开来。事实上,由于小晏与
-
人情两题
-
作者:陈昌怡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创作 文学规律 折杨柳 唐代诗人 写人 人学 禁忌 地主 文学作品
-
描述:)刺史时,城外有一座桥,是雅州人送客远行,依依惜别的场所。有一次,雍陶送客到了桥头,听说这座桥叫做“情尽桥”,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改为
-
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刍议
-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朱熹 书院官学化 中国教育史 陆九渊 南宋书院 吕祖谦 理学家 岳麓书院 公元
-
描述:者说重修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白鹿洞自此以中国教育史上最著名书院的形象树立起来,对后世学校教育,特别是书院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之始末,本文
-
论黄爵滋的经济思想
-
作者:林容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经济思想 鸦片 银库管理 水利 漕运 仓储
-
描述:王朝灭亡的命运,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及影响
-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说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本心 派别 开创者 流传 倡导
-
描述: 象山学说是由南宋陆九韶开启、陆九龄倡导、陆九渊集其大成,以“发明本心”为其理论宗旨和特征的思想派别,在这个“心学”的创立和传播中,陆九渊的功劳最大,因九渊号“象山”,故称象山学说;又因开创者为九渊陆姓兄弟,于是又称陆学。本文仅就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和影响,述说一些粗浅的看法。
-
论黄爵滋的军事思想
-
作者:陈小琼 钟贤才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整军备战 海防 海权 民心可用 爱国者
-
描述:认为大敌当前,民心可用,人人皆可披甲。史实证明,黄爵滋是一位值得纪念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