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正觉寺修复历时8年花费6000多万元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正觉寺修复历时8年花费6000多万元
舒同舒安书画展举办
作者:徐颖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舒同舒安书画展举办
《牡丹亭》惊情四百年归来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记者邱俪华报道 21日起,《玉簪记》、青春版《牡丹亭》将重回上海滩。由白先勇牵头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云集了文学顾问王蒙、余秋雨,美术总监、服装设计王童,舞蹈设计吴素君,书法家董阳孜,画家奚淞等各方人士手笔,让这部诞生四百年的昆曲经典大戏焕发新生命。
老洋房看《牡丹亭》,也是社交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制图 夏曾珍 □晨报记者 朱美虹 看昆曲成了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最低价为580元的北京皇家粮仓厅堂版 《牡丹亭》,曾是2007年的一大文化事件;如今,上海也将打造集商务社交、文化演出为一体的花雅堂版《牡丹亭》。今晚,首场演出将在静安老洋房花雅堂推出,今后定于每周五上演,世博会期间还将向国际友人
新版《牡丹亭》迎世博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记者邱俪华报道 日前,拥有100年历史的三山会馆古戏台传出了婉转的“水磨调”,新版《牡丹亭》的试演重新诠释了汤显祖笔下的爱情故事。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学员演出,在世博期间将演出120场。
马得笔下的《牡丹亭》
作者:任嘉尧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马得所赠任嘉尧《牡丹亭》,落款“牡丹亭之惊梦一折 写奉嘉尧兄指正 癸亥岁暮马得时客沪上”。 任嘉尧 当代戏曲人物画家,当数关良与高马得,他们用笔洗练,善于捕捉戏剧高潮的一刹那,脱颖而出,颇为神妙。关良大师无缘得见,却见到了高马得先生。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高马得
遂昌:《牡丹亭》从这里起源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圆 每逢此季,出游人数都会暴涨,尤其是江浙一带,不管是跟团还是自驾,都深受青睐。想找一处人少景美的地方,都要煞费苦心。其实,遂昌便是这样一个地方。若说遂昌的渊源,就要追溯到几千年前。建于公元218年的遂昌县,是《牡丹亭》的起源地,当年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就是在这里写成了此戏曲。
白先勇携《牡丹亭》《玉簪记》重归上海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邱俪华 晨报讯 作家白先勇与两岸三地艺术家联手打造的精品昆曲大戏《牡丹亭》和《玉簪记》,自2004年首演之后迅速风靡。在巡演8年连演200场之后,原本已打算“封箱”,由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新开演。今年11月,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再次上演。
“批评”又何妨,《牡丹亭》续戏缘
作者:邱俪华 陆乙尔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卢甫圣的《国色》将出现在《牡丹亭》舞台上制图/夏曾珍 晨报记者 邱俪华 实习生 陆乙尔 去年,晨报刊登的蔡正仁评价史依弘、张军2012版《牡丹亭》一文引发热议,在文中曾表示不悦的昆剧“大熊猫”蔡正仁,引发了昆曲演唱之移调大论战及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事隔一年,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10
斜土社区白领周末聚集学昆曲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实习生 宋浩 记者 崔建栋 到了周末玩什么?这个困扰着不少年轻人的问题,在斜土社区有了新的形式。近日,该社区的不少白领迷上了学昆曲,要去培训班报名甚至要提前两个月。 “京昆Follow Me”流行 徐汇区中山南二路大木桥路路口因高架桥上不停穿梭的车辆而显得嘈杂,但如果有人在周六下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