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5840)
报纸
(27159)
图书
(1256)
学位论文
(1031)
会议论文
(577)
图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
(5166)
2009
(3868)
2008
(3353)
2006
(1905)
1998
(1024)
1995
(1007)
1989
(570)
1987
(690)
1958
(55)
1954
(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087)
音乐出版社
(18)
江西人民出版社
(16)
上海文艺出版社
(16)
文物出版社
(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
(1)
新文艺出版社
(1)
甘肃民族出版社
(1)
能源出版社
(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
相关搜索词
戏曲音乐
麻始山
碑帖
清代
曹洞宗
规模效益
铅钼尾矿
绝三渗漏
道
禅宗
驹泽大学
道元
观光资源化
金山寺梦游录
默照禅
正觉寺
鹿城
金山
资源优势
赵朴初
遗址公园
纪念馆
黄檗宗
震旦
黄金
身心脱落
鸡鸣
日莲宗
阿育王
首页
>
根据【来源:新闻出版交流】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从荼到茶
作者:
梁白泉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经》
唐玄宗
《周礼》
《说文解字》
《华阳国志》
吴觉农
农业专科学校
木本植物
春秋战国时代
野生茶树
描述:
从荼到茶■梁白泉一般实物的名实发展,都表现为从笼统到细致区别的路线。由于区域的广阔,东西南北四野,也各有自己的称谓,要统一起来,非靠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特别是政权的力量来加以规范不可。那些特殊重要的事物,才在古代文献中,逐渐记录流传下来。...
刘大年先生的“版权观”
作者:
张扬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版权问题
“盲区”
马克思主义史学
所有权
近代史
著作权法
揭发隐私
隐私权
自重自律
描述:
刘大年先生的“版权观”张扬刘大年先生最近送我一本新书:刘潞、崔永华编的《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书籍装潢精美,却没有出版单位,也没有版权页和条码,在一般标有某某出版社字样的位置,印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字样。书中辑有刘大年在数十年中参加各种...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
作者:
马体忠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图书出版合同
古典小说
书法
童年经历
创作源泉
黄巾起义
字如其人
小说结构
尊重历史
描述: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马体忠夜里静极了,窗外还在下着雨。灯光下,我手捧着刘老师的遗作,心情难过极了,眼里盈满了泪水……初次合作非常愉快。约稿时我只是提前打了个电话,刘老师便欣然应许,把几十万字的《绍棠随笔:四类手记》交给了我,当时我们并未签...
苦尽甘来刘绍棠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五心”教育
乡土文学
追求轰动效应
中风偏瘫
民族风格
农村妇女
肖洛霍夫
地方特色
描述:
苦尽甘来刘绍棠告别了那座油漆剥落、阴暗潮湿的四合院,著名作家刘绍棠终于住进了一套宽敞明亮的楼房。秋日我们拜访进门,只见好大一个厅,足有二三十平方米,径直走去,便是书房,刘绍棠正在深栗色写字台前写作。《刘绍棠文集》12卷近日将由北京出版社陆续出版,说起...
谈趣味字典的科学性
作者:
陈霞村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说》
王安石
《孙子兵法》
唯物主义
辞书
《史记·项羽本纪》
“半”
形声字
韦编三绝
菱花镜
描述:
谈趣味字典的科学性陈霞村不久之前,读了一部趣味字典书稿,这个选题很好,颇有新意,读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部字典打破了传统的注释方法,利用说故事、猜谜语、介绍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讲字形,解字义,既讲清了语言文字,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又向读者传播了历...
谜语——民族艺术的奇葩(上)
作者:
黄旭涛
李正民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艺术
谜语
神智体
无名氏
中国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
《越绝书》
隐语
王安石
《洛阳伽蓝记》
描述:
谜语——民族艺术的奇葩(上)
天柱山之谜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小乔初嫁了”
《文化苦旅》
东坡
历史魅力
李白
精神皈依
完全不知道
司马迁
描述:
天柱山之谜●李白苏东坡视天柱山为归宿●周瑜二乔姐妹生于此山●王安石想到天柱就羞愧●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想在天...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