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紫玉钗”和“紫钗记”
作者:戴不凡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紫玉钗”和“紫钗记”
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出十分具体的意见,只能从总的方面谈谈对汤显祖这部剧作的认识和理解,或许对你们的改编、加工有些参考价值。《牡丹亭》与其它的传奇剧作不同。一般的传奇情节是很曲折的,许多才子佳人类型的作品内容往往比较浅。而这个戏的思想是深的,表现在刻画人物的感情很深。可以说,《牡丹亭》是一个内心戏。有人说,这个戏在舞台上显
主要演员应是主要演员
作者:端木仪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员  电视剧  拍摄人员  话剧  剧目  名字  剧团  电影  广告  同义重复 
描述:,真怪稀罕的。不过类似这样的广告,近来却屡见不鲜。就和电影、电视剧介绍参加拍摄人员的文字片来越来“丰富”、越来越长一样,演出广告上登演员名字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了。要么,索性一个演员的名字也
新时代的流派应是新品种
作者:孙毓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能力  新品种  新时代  中心制  研究流派  京剧艺术  艺术观  发展过程  刻意求新  学习 
描述:《戏剧报》讨论研究流派问题,这对促进京剧事业的发展很有好处。我有幸接触并学习过荀派艺术,现在也在演着荀派戏。学习荀派艺术,不仅提高了我的舞台实践能力,也使我从中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具体发展过程,收获很大。为此,我感谢荀派艺术,感谢
评论家和剧作家应是知心朋友
作者:王正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观念  剧作家  评论家  话剧艺术  戏剧创作  作品  知心朋友  煤矿工人  艺术家  浪漫曲 
描述:。这里我只是想问一下,他是否读过我发表在《剧本》1983年10月号上的原剧本?我是怀着对煤矿工人很深的感情来写这个剧本的。但我在原剧本中绝没有简单地把爱不爱“煤黑子”的问题作为全剧主旨之意。男主人公霍高慷慨激昂地说了一段煤矿工
精湛优雅的昆剧《题曲》
作者:林琅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表演艺术  独角戏  舞台  人物性格  汤显祖  观众  表演节奏  演员 
描述:小青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深受损害的青年妇女形象,是相当真实、动人的。《题曲》一折是乔小青的独角戏,写的是乔小青被大妇幽禁,身似羁囚,只得读书浇愁,迷上了《牡丹亭》。她一读再读,深深同情杜柳之恋,更艳羡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再生。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无限伤感,无可奈何,只得题诗“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钩沉积、立国学、出高致:简评高宇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
作者:金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戏曲艺术  表现方式  戏剧发展  焦菊隐  舞台演出  中国戏剧  艺术家  布莱希特 
描述:脚本到剧场演出之间,竟没有阐释并体现剧本主题,将歌、舞、科、白总其成,赋以形,付诸演出的中心人物,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前辈艺术家焦菊隐、欧阳予倩
曲剧新苑的拓荒者--魏喜奎
作者:张慧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剧  新剧种  曲艺  沈凤喜  唱腔  手法  拓荒者  戏曲观众  戏曲舞台  节奏 
描述:也可以说她的老师韩德福一起,在唐山大鼓与乐亭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辽宁大鼓的四分之二节拍以及奉调大鼓的大甩腔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奉调大鼓。这种新腔新调使魏喜奎赢得更高声誉。建国之初,魏喜奎已是曲艺名家,但她仍不安于轻车
《中国梦》——导演的话
作者:黄佐临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座谈会  祖国  说明书  导演构思  汤显祖  经济独立  美国青年  惨淡经营  演出 
描述:娘明明,原是酷爱芭蕾的,后又被“光荣地选拔”去学戏曲。中美复交后侨居美国几十年的外公接她去深造,但到了“天堂”一切都不是象传说的那么如意,书不想读了,要求经济独立。外公给她买下一个餐馆、自己惨淡经营。周围不少人追求她,其中有个比较谈得来的美国青年
弋阳腔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流沙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戏剧家  昆曲  剧种  川剧  剧目  汤显祖  京腔  昆腔  戏曲舞台 
描述:西弋阳腔,这在过去一些记载里是早已肯定了的。清代乾隆间李调元《雨村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京谓京腔,粤俗谓之高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李调元是四川人,是当时的戏剧家,他编过一些剧本。现在四川川剧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