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
作者:冯俊杰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子  士子  《牡丹亭》  《牡丹亭》  独创  独创     
描述: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是部流美千秋之作。诸家所论,已遍涉《牡丹亭》的取材、命意、思想、意趣、情的体悟,以及情节、人物、结构、曲词、音律等方面,对后人的剧本创作、改编、观剧、演剧等都有指导作用,并对今人《牡丹亭》等剧作的研究也有许多启发。
经济视角下的《邯郸记》解读
作者:郑艳玲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  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和崔氏的夫妻关系之变迁表现出金钱对家庭以及人性的影响;以卢生和宇文融的矛盾冲突表现出金钱影响之下的社会百态,以及商业经济的黯淡前途。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对《牡丹亭》改编的传播学解读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编  改编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折子戏  折子戏  全本戏  全本戏 
描述:全本戏和折子戏是明清戏曲在舞台演出中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在康乾盛世实现了转换。本文以《牡丹亭》的改编为研究对象,对其改编形式进行传播学的解读,并探讨两种改编形式的转换与明清戏曲传播之间的内在关联,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明清戏曲发展的情况。
《永乐大典》之《张协状元》应是元初作品
作者:刘怀堂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协  张协  避讳  避讳  丝鞭  丝鞭  礼制  礼制 
描述:《张协状元》是《状元张叶传》的改编本,从宋人避讳和接丝鞭的习俗看,后者是南宋末期的本子。前者在保存后者部分面貌的基础上改变其中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除宋人避讳、接丝鞭的习俗外,还包括宋廷礼制。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可以得出《张协状元》戏文是元代初期作品的结论。
杜宝的形象与意义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宝  汤显祖  明代  知识分子 
描述:代表的封建社会的卫道者和践行者,构成了令人窒息的整体氛围。这充分显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汤显祖等许多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无言悲愤。
论张居正专权与《临川四梦》对他的诋讪
作者:刘建明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晚明  专权 
描述:明万历初期,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以托孤之名辅政,以臣子代行君权,专决朝政,臣名而君实,强烈地冲击着士人心理的接受底线。他们心理的失衡,往往不顾权臣功过是非的两面性,极尽诋讪构陷之能事,甚至还将这种意绪寄予戏曲这一文学样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流转传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形象结构理论与杜丽娘的形象创造
作者:姚莽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杜丽娘  贾宝玉  形象结构  《牡丹亭》  汤显祖  复合体  文学艺术  艺术思维  《红楼梦》 
描述:形象结构理论与杜丽娘的形象创造姚莽具有戏剧形式美的形象是在人的想象中加以净化后再次投射出来的一种生命。──(英)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象》一、形像结构理论的提出1.没有形象的艺术和没有艺术的形象,对于戏剧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形象是艺术...
一个未被充分理解的文化巨人:在全国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化巨人  艺术方法  学术讨论会  充分理解  牡丹亭  南柯记  “现实主义”  汤显祖戏剧  二十世纪 
描述:一个未被充分理解的文化巨人———在全国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单是这个题目,一听起来,就会使人觉得奇怪,我们不是说汤显祖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吗?我们不是把他和莎士比亚放在同样的地位了吗?怎么能说他还未被充分理解呢?我想讲一个简单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