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钲铙考
-
作者:陈驹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器 隋唐 军事活动 刁斗 《周礼》 南蛮 无舌 《文献通考》 《通典》 “证”
-
描述:并奏的“铙”。唐代,在描写军旅征战的诗歌中,这“钲”和“铙”也不时被提及。如唐太宗的《饮马长城窟行》有:……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骆宾王的《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有:“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铜(革是)杂虏寇长城,天子按剑征余勇,
-
“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辨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
描述: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进行的“无极太极之辨”,是一场具有多方面哲学内容和重要哲学意义的辩论。这场辩论,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层开的,但却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提供了值得探讨的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图从“无极”这个范畴的性质和演变以及属性范畴实体化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
“中国学应是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领域之一”——鲍大可中国学思
-
作者:李增田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鲍大可 中国研究 学术思想
-
描述:是理解当代中国的关键 ;( 4 )注重借鉴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
-
王安石与曾巩交游由亲到疏原因考
-
作者:杨璐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游 政见差异 学术志趣差异 性格
-
描述:王安石与曾巩一度相交甚为亲密,曾巩曾向欧阳修几度推荐王安石,两人唱和诗文亦不少。但在两人晚年却相交甚疏,其事一直为后人所关注。究其间原因主要在于两人的政治见解、学术志趣的差异及王安石性格执拗等方面。
-
赏心乐事还是悲情伤怀?——试论《牡丹亭》的悲剧内涵
-
作者:宋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悲剧性 悲剧性
-
描述:传统看法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是被划为悲喜剧,实质上《牡丹亭》是一出悲剧。尽管其主要情节:寻梦、化魂、圆驾等都带有一定的喜剧的表象,而这些情节正说明了汤显祖以乐现悲的手法。深刻分析情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汤显祖用难以回避的悲剧情绪,来表现那个社会"人"的悲剧。
-
曾巩的创作观考论
-
作者:葸琼 李天保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作家的修养论 作家的修养论 风格论 风格论 言辞说 言辞说
-
描述:曾巩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作家的修养论、作品的风格论、文章的言辞论和文章的道法说四个方面。这些言论具有曾巩独特的个人鲜明色彩,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