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鬼情未了 老戏新说之十一
-
作者:傅谨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匡胤 杜丽娘 柳梦梅 文化思考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爱情 西方电影 宋江 情爱
-
描述:我经常奇怪,港台娱乐商家从哪里雇佣的高手,每每把西方电影名译成很地道的中文且锦上添花。美国经典影片《Ghost》的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剧名直译是《幽灵》,有点恐怖,了无情趣,而《人鬼情未了》,体现出爱情那足以让两位深深相恋的情人突破阴阳间隔的力量,那才叫一好片名。
-
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
作者:李存山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范仲淹 庆历新政 评价 理财 司马光 宋神宗 青苗法 吕惠卿
-
描述:石始……盖安石之法犹出于所学,章子厚()之法将托安石以报私怨耳,至蔡京则又托绍述以奉人主(徽宗)之侈心耳,愈变愈下,所以致中原之祸也”(同上书卷二十一)。又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已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尔。”(《宋论》卷四)王夫之也谈到熙宁变法与引用小人的问题,他说:“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国疟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同上书卷六)“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绾、章、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同上书卷八)按照传统的评价,一是王安石变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
-
十八岁的文化使者
-
作者:郑恩波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刘绍棠 辅导员工作 社会工作 使者 文化 中文系 大学生 北京大学 作家
-
描述:郑恩波新著《刘绍棠传》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先选用其中的一节,以飨读者。望各出版社把即将出版新书的短小精采章节寄给我们,供选用.
-
谈诗注的“挖脚跟”
-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跟 王安石 出处 李白 阎若璩 常建 诗选 读者 意见 学问
-
描述:几条呢?我不喜欢挖脚跟,这样失去了诗的味道。”永翔先生不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并直率地指出:“恐仲联先生非不为,乃不能耳。”我和永翔先生一样,对钟书先生注诗那样挖脚跟,也是十分喜爱的;但我更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我国从古至今的笺注,有这样挖脚跟的吗?某些诗话、词话乃至论文之书,偶而有这样的挖脚跟,但那属于鉴赏,而非笺注了。所以,仲联先生作为笺注大家,他不“挖脚跟”,倒是“思不出其位”的。此其一。其二,诗、文某些字、词、句,真要穷源竟委,确是不容易的。《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二〈所见金石〉第二条:“顾宁人谓填讳非古法,予尝引《周益公集》已有填讳,以证出于宋世。今按《赵州永安院度僧记》,马撰,马瑊书穴元丰八年九月雪。此碑马记其父正甫奏请度僧事,而末行题平昌孟永填讳,则北宋已有之,又在平园穴按:周必大晚号平园...
-
《汪敬虞集》编后感
-
作者:暂无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外国资本主义 中国资本主义 近代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企业 孙中山 辛亥革命前 中国近代化
-
描述:汪敬虞先生在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发表的《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一文中,对辛亥革命前夜近代中国出现的资本主义
-
功在编纂、标校--评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
-
作者:周烈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功在编纂、标校--评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
-
是什么毁了大宋帝国?——《月沉西子湖——大宋帝国的衰亡》评介
-
作者:佘江涛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帝国 作者 改革派 历史意识 王安石 中国历史 保守派 病因 历史事件 旁观者
-
描述:从一开始就弥漫着衰败的气息,让人感到压抑和失
-
教育兴则社稷兴:《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评介
-
作者:徐佩印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育兴则社稷兴:《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评介
-
阐幽发微 著手成春——读王英志的《清人诗论研究》
-
作者:赵伯陶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阐幽发微 著手成春——读王英志的《清人诗论研究》
-
他永远活在读者心中——悼刘绍棠
-
作者:刘重来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社会主义 十七年 右派分子 读者 人民日报 中国作家 作品 批判 运河
-
描述:不禁潸然泪下。几十年的往事,如烟云般从心中升起.还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刘绍棠的大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