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子佳人戏曲中“花”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牡丹亭》、
-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意象 “花”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功能。
-
泛读教学应是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评《全日制六年
-
作者:梁仪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阅读能力 中学外语教学 泛读教学 外语课堂教学 主要内容 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 中学生 新大纲 阅读过程
-
描述:技术成就为我所用。中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应遵循上述思想,为达到上述目标服务。
-
苏子杂谈(续)
-
作者:武守志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子 王安石 文化人格 熙宁 东坡 制置三司条例司 参知政事 西湖 子玉 张方平
-
描述:苏子《议学校贡举状》,为上神宗皇帝之奏议,据《续通鉴》该文作于熙宁二年(1069年)五月.时王安石参知政事,欲为变法罗致人才,故请建学校,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诏两制、两省、御史台、三司、三馆议,苏子为直史馆、判官告院,遂有是议.
-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的“生态诗”——表现了古人对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
唐代和籴制度渊源之我见
-
作者:任杰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籴制度 封建国家 土地所有制 思想渊源 封建统治者 封建制度 王应麟 赵充国 北魏 新唐书
-
描述:无庸置疑,和籴一词不论就其词源还是就其内容实质上讲,它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下,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实施的一种制度。它从其思想渊源到国家专设机构加以管理,广泛推行,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过程。宋王应麟在《玉海》中说
-
元人吴澄的江西地域文学观
-
作者:李超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江西 江西 地域文学观 地域文学观
-
描述:元代大儒吴澄结合地域谈论文学这一点很少为人关注,他由山川特点到人才特点再到文风特点,形成认识地域文学的一种独特思路,并对古代江西地域文学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王安石和苏轼关于科举诗赋取士的争议及原因探究
-
作者:雷婷婷 张岩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诗赋取士 争议 原因
-
描述:北宋时期,围绕科举是否采用诗赋取士的问题,以王安石为代表的贬诗赋人士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褒诗赋人士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争议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