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牡丹亭》与明代社会思潮
作者:陆琦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学  朱学  心学  心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流程,分为明代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牡丹亭》这部戏剧与明代社会思潮的契合点,此剧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很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作为个体生命本质存在的至情与快乐适意、率性而为。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牡丹”虽好,何以为继:由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谈起
作者:曲海鹰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的成功证明了昆曲之美能够突破时空、文化的隔阂,白先勇认为,一个国家无论政治、经济如何强大,最后地位的判断还在于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在强大国家中排上名。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论《牡丹亭》的至情表现
作者:章颖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梦中情  梦中情  人鬼情  人鬼情  人间情  人间情 
描述:情感。而只有认识了自我主体和生存的环境,且能为了理想而不畏生死的考验,方能营造出"有情"世界。
用传播学的5W模式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陈娴娴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学5W模式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领衔制作的全本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充分利用了现代传播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共融与成功嫁接,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本文拟从传播模式的整个传播过程即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来分析这部昆剧,是怎样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来传播它的古老文化和精神的。
“性无善恶论”历史过程述评
作者:徐北东 崔文臣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思想  人性理论  人性问题  龚自珍  自然属性  人性论  王安石  人性善恶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描述:"性无善恶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性理论派别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有益探索,论述了它在趋于合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同时,对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给以正确的评价。
意动用法之管见
作者:欧浩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  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  意念  古汉语  宾语  动作  王安石 
描述:意动用法是把名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念性的动词,可译为"以……为……"、"感到……"、"觉得……"、"认为……"等。它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有明显的不同:意动用法的动词是存于意念之中的,而活用为一般动词的词则表示一般性动作、行为。
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两处注释商榷
作者:李凤岐 王嵩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注释 
描述:文章对《游褒禅山记》一文中两处注释提出了不同观点。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形成之影响
作者:钱成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现  戏曲创作现 
描述:生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汤显祖,曾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多元的哲学思想。本文从研究“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出发,认定支配汤氏一生特别是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乃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从而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作者:赵黎君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背景  背景  内容  内容  成败  成败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描述:革者的用人制度对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当今的改革,要加大用人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