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风雨人生六十载:[吴炳伟]
作者:原上草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风雨人生六十载:[吴炳伟]
大开大合卷狂飙——吴炳伟书法艺术论赏
作者:卞云和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大开大合卷狂飙——吴炳伟书法艺术论赏
中国书法的哲学思考
作者:黄秋实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考  中国书法  亚里士多德  1958年  柏拉图  西方世界  东方哲学  世界名人  道家学派  春秋时代  古希腊  哲学家  孔子  思想家  阿奎那  托马斯  哥白尼  伏尔泰  达尔文  老子  创始人  时间  培根  康德  周礼 
描述:图早124年,比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早167年。然而孔子要比起中国春秋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还要晚20年,相传孔子还向老子请教过周礼.可见老子自当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了。
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李瑞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作者:王跃龙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楷书  五言联  书法艺术  艺术形式  书法技法 
描述: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李瑞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近代高等师范学堂创设“手工图画科”的第一人:李瑞清与书法
作者:孙洵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家  师范学堂  第一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青年学者  国画  手工 
描述:等,此论一出颇得与会代表赞同。于是会议
近六十多年来中国大陆曾熙研究综述
作者:冯文华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画大师  艺术成就  吴昌硕  黄宾虹  中国书法  湖南衡阳  清末民初  艺术教育  书法家 
描述:年代以后,随着史学春天的到来,曾熙的书品、人品重新得到了世人
梁千秋篆刻初探
作者:乔中石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  明代  身份地位  东南区域  文彭  印章  上海博物馆  晚明时期  汪道昆 
描述:雪渔派名下的篆刻家就有:吴正旸、沈千秋、胡正言、梁千秋,吴迥等,梁千秋为其中
曾熙的教育活动及门下弟子小考
作者:湘子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渔父  李瑞清  教育活动  书法  湖南衡阳  文科大学  三十年  教育主张  张大千  上海 
描述:清末民初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为海上四妖的曾熙不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为民初书坛大家,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往往被他的艺术声明所掩盖。事实上,他赴沪前积极投身于教育,成绩斐然。晚年寓居上海以后,热心指导后
书法专题:曾熙艺术声名兴衰之原因探析
作者:冯文华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  书画家  上海  书画作品  原因探析  声名  吴昌硕  审美趋向  艺术市场 
描述:20世纪初期,曾熙曾与黄宾虹、吴昌硕、李瑞清并称为海上四妖,作为近代海上碑派书法的主要代表和主将,曾熙当时的大师地位可以说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时至今日,曾与曾熙一起享誉海上的书画家及其作品依然被人们推崇备至,曾氏及其作品却已淡出了人们的视
汪关事略考
作者:孙慰祖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李流芳  篆刻艺术  印章  古印  题记  时代  人生  挚友  略考 
描述:汪关的事略,周亮工《印人传》中有《书汪尹子印章前》及《书汪宏度印章前》两则,述及汪关籍贯和程嘉燧为汪关延誉四方等事,又辨张灏《学山堂印谱》题记贬抑汪关之论,对有关生平艺事则未多着墨。周亮工自谓予不识尹子,大约也是这一原因,其所记事多未出《宝印斋印式》中所见的一些信息,这又说明周亮工是曾见到此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