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登高》:视角转换的经典范例
作者:何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中学语文教材  《诗薮》  经典诗歌  胡应麟 
描述:;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抑郁之气,抒写了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羁旅愁思。 本文主要从视角转换角度谈一谈这首诗歌前四句的精妙之处。 前四句诗,运用了典型的视觉转换手法,诗人于一仰一俯、一近一远中,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江图。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十四字中,高、哀、清、白、急、回,“天高”、“沙白”、“猿啸”、“飞鸟”,不但形象鲜明,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颔联两句写远眺之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写意,其传神会意,让读者想象补充,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