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支线考
-
作者:冯汉镛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三国志注》 云南 诸葛亮南征 北道 《太平寰宇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方舆胜览》 马湖 路线
-
描述:道支线考冯汉镛小引自秦常安页“略通五尺道”后,四川宜宾就粗具成为西南一条国际通道的规模。其后张骞在西域见到的“蜀布”,有可能就是从这条路线辗转流出国门的。而“艹立句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又引起了唐蒙“发巴蜀卒治道,自道直指江。”欲循水路以通两广...
-
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
作者:史念海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志 北魏 郡县 《太平寰宇记》 《汉书》 《隋书》 长安 《魏书》 陕西省 汉中
-
描述: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一次全国地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承邀参预末议。会议讨论了全国地名工作近期和长远规划,确定了我国地名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会议还讨论和修改了《我国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和《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两个文件
-
河北省及北京市、天津市古今县释名
-
作者:曹尔琴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古县 命名 地理志 平原 河北省 昌平 河间 宣化 太行山
-
描述:河北省东滨渤海,北部有燕山山脉,西接太行山脉,西北部紧邻黄土高原的东端,山海之间,是一片广阔平原。海河水系的北部和中部诸河,发源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流经太行山以东逐渐沉积形成广漠的冲积平原。这里土质肥沃,是河北省的重要经济地区。黄河下游平原地势低下,平均海拔五十米,在古代
-
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
-
作者:郭声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都平原 中江县 《山海经》 金堂县 《舆地纪胜》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洛水 《方舆胜览》 青白江
-
描述: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郭声波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皆属于岷江——川江水系,古时河流取名常与“江水”相关涉,所谓“南、北江”、“大、小江”、“内、外江、“前、后江”及“中江”之类冠以方位、地位限制词的“江”名层出不穷,并且频有变改,令治史者十分头痛。...
-
《北道刊误志》残本及其反映的历史地理问题
-
作者:李孝聪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刊误 北道 熙宁 宋神宗 历史地理 北宋中期 宋辽关系 《太平寰宇记》 州县 黄河
-
描述: 《北道刊误志》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瓘奉诏编纂的一部地理志书。“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以后宋辽关系缓解,每年双方都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如遇旧君去世或新主登基,还有“告哀使”、“告登宝位使”的派遣和“祭奠使”、
-
西晋司州上洛郡西北辖界辨正
-
作者:葛蓬天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 地理志 向东南 北界 图幅 晋书 偏南 山西地区 《太平寰宇记》
-
描述: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西晋司州图幅绘司州上洛郡西北界止峣关,所据当是《晋书·地理志上》峣关在上洛郡上洛县西北的记载,这自然是正确无误的。但由于图中峣关的位置明显偏南,致使图上上洛郡西北界也比实际要偏向东南几十里。
-
隋汲郡临河县故城考
-
作者:吴宏岐 郭用和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寰宇记》 濮阳县 《读史方舆纪要》 故城 《元和郡县图志》 皇五年 《太平寰宇记》 开州 大明一统志 地理志
-
描述:据《隋书·地理志》,汲郡统县八,临河即其一。关于隋汲郡临河县的建置沿革,《太平寰宇记》卷57《澶州》云:“临河县,东六十五里,旧十二乡,今三乡。古东黎县也。魏孝昌年中分汲郡置黎阳郡,领县三:黎阳、东黎、顿丘,此即东黎也。……隋开皇五年,郡罢,置临河县...
-
崤山古道琐证
-
作者:辛德勇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崤山 古道 西干道 我国古代 淮南子 形训 险厄 洛阳 长安 《太平寰宇记》
-
描述: 崤山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邑的东西干道上最为崎岖的一段,其险厄素与函谷并称,而崤山之险实际上较函谷更甚。《淮南子·地形训》列当时天下九塞,函谷不预其间,但与崤山有关的却列有崤坂塞。崤山道为世所重,于此
-
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的流派简论
-
作者:于希贤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史 中国方志 中国地方志 地方志事业 参与其事 研究课题 章学诚 地方志书 《太平寰宇记》 地方特色
-
描述: 中国地方志的编纂起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存8500多部100000余卷,各时代都有众多的学者参与其事,这就不可能是只有划一的主张。地方志发展史上各种流派的出现是地方志事业繁荣的标志。讨论地方志发展史上的各种流派与主张,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今只能简要归纳介绍如下。
-
《隋书·地理志》勘误一则
-
作者:朱圣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志 《太平寰宇记》 巴山 皇五年 旧唐书 江州 山南东道 湖北长阳 宜昌县 山西
-
描述:《隋书·地理志》清江郡巴山县下注云:“梁置宜都郡、宜昌县,后周置江州,开皇初置清江县,十八年改江州为津州,大业初废州,省清江入焉”。经推敲考证,此条下的“清江县”为“巴山县”之误,“省清江入焉”,应为“省入清江郡”。关于巴山县,《旧唐书·地理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