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登学与人才文登
-
作者:方妍 谭泉永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人才 秦始皇 文人
-
描述: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一出场,便与文人、诗文扯上了关系。
-
新时期的秘书应是通才
-
作者:胡文享 施云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才 工作人员 新情况新问题 调查研究 秘书工作 新时期 专业知识 人民来信 领导人 领导机关
-
描述:秘书工作琐碎而又平凡,但是,要真正当好秘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能够当一名好专家,但不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秘书.这是因为专家只专一门,而秘书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必须是机关通、百事通,也就是说,秘书应是通才.这里所说的通才,就是指既能精通一门,又对其它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人才.
-
时空坐标上的丰碑——大运河之子刘绍棠
-
作者:刘峻骧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时空坐标 大运河 精神生命 文学创作 调解委员 专业作家 中文系 升学考试 大众小说
-
描述:感到十分唐突,不想绍棠先生略一思忖竟相约下星期来取稿,使我大喜望外。 今年刘绍棠先生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本想登门祝贺,谁知在外地出差从《人民日报》中看到了刘绍棠先生辞世的消息,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则短短的消息我看了几遍。3月21日我参加了向刘绍棠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表达悼念之情,编者请绍棠先生的“师弟”,被人们誉为“文坛武林一俊杰”的著名作家刘峻骧先生撰稿一篇以悼之。——编者
-
伯乐市长谢玉堂
-
作者:李一行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株口服液 高科技产业 吴炳新 市长 高科技产品 高科技人才 分子凝聚力 部队干休所 人大代表 大豆蛋白
-
描述:侃侃而谈……
-
人才难得更难知
-
作者:王通讯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貌堂堂 《施公案》 王安石 司马光 吕不韦 陷井 五四时期 《资治通鉴》 关键时刻 革命斗争
-
描述:丑陋,忍不住掩口而笑,施公说:“大人以为我面目丑陋而发笑么?我这是兽面人心;有些人长得相貌堂堂,可他是人面兽心!人面兽心可恶,兽面人心有什么坏处呢?”
-
刘绍棠轶事
-
作者:邵群群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学生证 共产党 女学生 有所为有所不为 女同学 无产阶级 南开大学 作家 条子
-
描述: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绍棠拿着条子问是哪位同学写的。台下站起一位女同学说:“是我写的。”他见是位女同学,脸上生了一块疮,就开玩笑地说:“请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女学生迷惑不解。
-
中国历代名君任官掌故鉴赏
-
作者:杨法宝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代 朱元璋 九品中正制 王安石变法 国子监 孝文帝 宋神宗 任官 掌故 官吏选拔
-
描述: 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官吏选拔,除了采取“九品中正制”(隋前)和“科举制”(隋至公元1905年)等制度之外,还留下了许多“不拘一格”、鲜为人知的典故和方法。在此,经笔者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连缀成项,以“典”鉴赏。
-
欧阳修荐才佳话
-
作者:小力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翰林学士 范仲淹 司马光 曾巩 三起三落 苏轼 参知政事 改良派
-
描述:重擢用人才,提拔后进。凡有才能者,哪怕是一技之长,不论相识与否,个人恩怨如何,他都能大力扶植,荐举。 曾巩就出于欧阳修的门下,他才学出众,十二岁时便写出很好的文章。由于考官墨守成规,他早年考进士时没有录取,曾巩走时,欧阳修特地给他
-
“萧规曹随”的启示
-
作者:江建华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启示 曹参 “天” 律令制度 法规制度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萧何 稳定局面
-
描述:百姓对此作出的歌:“萧何为法,类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纵观我国历史,封建社会的时间太长。封建统治者习惯于一朝“天子”一朝“天”,往往人事一变,一切跟着变。擂台式的政治风云变幻,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比如北宗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状况,苦心经营十余年。但一到司马光接任宰相,改革被彻底废止,其成果也全部付诸东流。由此观之,“萧规曹随”这颇有见地的作法,在封建社会实属难得。就这点而论,曹参比司马光强。一般地说,大凡能稳定时局的法规制度,都是比较合理的;合理的,就应该坚持。倘曹参也象司马光,把萧何的一套推倒,再另搞一套。这不是不可以,但就怕难以保住汉朝当时的稳定局面。 然而,时下很有一部分“公仆”,这里既有行政长官,也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的头头脑脑,对一朝“天子”一朝“天”很感兴趣;不少人仍习惯于昔?
-
国学大师章太炎趣事
-
作者:杨法宝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太炎 国学大师 袁世凯 征婚启事 清末民初 主考官 王安石 章炳麟 大礼服 浙江余杭
-
描述:吟诗词,内有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情趣盎然,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