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列走滑断层发展的相互力学作用效应
-
作者:A.Aydin R.A.Schultz 刘小凤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层滑动 雁列断层 断层相互作用 重叠量 几何形状 断层传播 张性断层 断层段 距离
-
描述:得注意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层的相互作用事实上是一个对雁列走滑断层重叠几何形状有很大控制作用的重要因素。
-
非双力偶地震:理论(二)
-
作者:B.R.Julian A.D.Miller G.R.Foulger 秦嘉政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双力偶 火山地震 张性断层 矩张量 震源机制 各向同性介质 剪切断裂 各向异性介质 剪切破裂 断层面
-
描述:3 可能的非双力偶地震过程 3.1 包含有效力的过程 3.1.1 物理原理大多数震源机制的实验研究从思考中预先排除了有效力和扭矩,如1.2.2节讨论过的,物理定律不要求这种限制。对于内源这种有效力是可能的,因为动量可在源区和地球其余部分之间转移。但是,如
-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昆仑山) 地震:破裂穿
-
作者:M Antolik R E Abercrombie G Ekstrm 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01年11月 可可西里 阶跃 青藏 张性 昆仑山 2002年11月 时空破裂过程 全球地震台网 地表破裂 断层破裂 剪切波速度 反演方法 阿拉斯加 摩擦强度 子事件 断层段 平均 西昆仑 SH波 地堑系 正断层 18s 不均匀 最大值 走滑
-
描述:破裂,但我们的结果表明破裂并没有跳过这个大的空挡,而是连续地穿过地堑。地震以小的走滑子事件开始,推测其沿着两个断层段的最西部发展。5 s之后,发生一个约相同大小、具有较大正断层分量的斜断层破裂子事件,其位置可能就在地堑内。倾斜滑动事件可能使破裂转移到主昆仑断层上。主要的矩释放在破裂起始约18 s、沿昆仑断层向东传播350 km之后发生。在这个断层段上滑动非常不均匀,在初始的200 km平均约2 m,在随后的 50 km内突然增加,达到最大值7.5 m,然后又很快下降。沿主段的平均破裂速度较高 (-3.6 km·s-1),可能超过了该区的剪切波速度。Mw7.8级可可西里地震与2002年 11月Mw7.9级迪纳利断层(阿拉斯加)地震相比,具有较长的地表破裂,较快的平均破裂速度及释放了较多的能量,并且可能具有较低的平均破裂...
-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昆仑山)地震:破裂穿过
-
作者:M Antolik R E Abercrombie G Ekstrm 何振德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可可西里 地表破裂 地震 昆仑山 阶跃 张性 青藏 分布模型 几何形状
-
描述:反演。将破裂分为3个断层段,其方位根据前一节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