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5)
报纸(65)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6)
地方风物 (23)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31)
2012(18)
2009(15)
2008(13)
2005(7)
1991(3)
1987(2)
1986(3)
1983(2)
1982(2)
按来源分组
象棋研究(6)
棋艺(象棋版)(4)
徐州日报(1)
萧山日报(1)
国外火山地质(1)
棋友(1)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1)
商业文化(1)
新民晚报(1)
林业实用技术(1)
红叶与
作者:孙建平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写作  红叶  自然保护区  马头山 
描述:深秋,徜徉在赣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天色尚早,淡紫色的晨雾像炊烟,飘浮在山壑之间;绵延不断的苍峰背后,是珍珠色的天空;近处是墨绿中的艳红,加上山涧一枚一枚湛蓝色的碎裂镜片,马头山峡谷把仙境似的秋光,慷慨地呈现在我们眼
丝瓜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商务:创业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业开发区  民营企业  东乡县  书法家  王安石  西美尔  国内外 
描述:江西东乡县对很多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这里不仅是“红军书法家”舒同的故里,也是宋代名相王安石的家乡,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而坐落在东乡县大富岗工业开发区的江西美尔丝瓜络有限公司,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却生产出了享誉国内外的第一双以丝瓜为原料的有机鞋。
王安石脸竟因不洗澡
作者:暂无 来源:鄂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多种不和谐的杂音,瘟疫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在宋朝300多年的时间里,共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40余次,平均七八年暴发一次,称得上相当频繁。 《宋史》记载,王安石老先生自称节俭,衣服和脸脏了都不洗(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有类似记录,称王安石脸很
香茗奇珍话
作者:暂无 来源: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污染  茯砖茶  汤显祖  茶叶  冲泡时间  自然环境  云台山  芙蓉山  紧压茶 
描述: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朝汤显祖早巳发出惊叹! 茶为我国的特有茶类. 安化茶原料上乘独特,完全得益于辽阔茶区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灵魂的安顿与赋形:刘绍军《草屋》的诗性探求
作者:谈爱年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屋》  情感内涵  美学品质  艺术表现 
描述:刘绍军的《草屋》以醒世者的孤独与超越,表达了灵魂安顿的主旋律,这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尤其难能可贵。《草屋》以其感发力与思致力的统一形成特有的美学品质,既具备感性的生动性,又不乏思辨的深邃性
高端为平民 《牡丹亭》移师古戏楼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在皇家粮仓演出了近300场的厅堂版《牡丹亭》将“变身”戏楼版,10月23日起以原班人马进驻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 相对皇家粮仓座位只有50人、戏票均价1000元人民币的高端会所式演出,《牡丹亭》在正乙祠的演出将设置上层包厢下层大厅共200个座位,票价回落到200元到300元之间
高端平民《牡丹亭》移师正乙祠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牛春梅 实习生王砚文)“天作之合!”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用这四个字形容昆曲《牡丹亭》落户正乙祠戏楼。前天下午,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正乙祠戏楼举行了签约仪式,在皇家粮仓演出了近300场的厅堂版《牡丹亭》将“变身”戏楼版,10月23日以原班人马进驻这座
情的承继与新:试论才子佳人小说之“情”对《牡丹亭》之“情
作者:郑升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描述:受现象得以产生的意义和作用。
云南航思刘绍勇松绑
作者:暂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杨瑞法 昆明报道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航”)正在经历一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蜕变——从东航直接管理、调度的一个分支,身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东航全资子公司
由《四库提要》看经学古时代的《周礼》学
作者:张玉春 王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古时代  《周礼》学 
描述:《四库提要》记有八部宋代《周礼》学著作,它们的小序、案语、提要显示,虽然宋代被称之为经学的古时代,不重汉学,但是宋学笼罩下的《周礼》学,并不如宋之风气,凿空杜撰;宋儒于《周礼》,持论谨严,考证精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