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4)
报纸(715)
图书(36)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35)
地方文献 (14)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2)
2012(156)
2011(181)
2008(91)
1999(32)
1997(30)
1993(11)
1988(15)
1985(26)
1981(4)
按来源分组
武汉出版社(7)
农家顾问(4)
书屋(3)
文物出版社(1)
山野(1)
语文世界(1)
金融队伍建设(1)
岩土力学(1)
沈阳出版社(1)
文史知识(1)
黄鹤故乡是我家:记武汉市黄鹤楼
作者:肖巍巍  来源:中国测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武汉市  故乡  人文地理 
描述:.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
黄鹤楼史话
作者:姚伟钧 李明晨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黄鹤楼  历史 
描述:黄鹤楼史话
品读黄鹤楼
作者:夏武全 韩玉晔编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黄鹤楼  文集 
描述:品读黄鹤楼
黄鹤为何一去不复返
作者:蓝颜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唐朝  诗人  文化传统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朝诗人崔颢诗句中的黄鹤究竟存在吗?
译人已乘黄鹤 师长风范永流长:记国际知名口译理论家谢莱森
作者:胡玲 刘军平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译理论  理论家  翻译  国际  黄鹤  人生  师长  以色列 
描述:2012年11月10日,国际口译界的重要人物、以色列学者米瑞安姆·谢莱森格(Miriam Shlesinger)与世长辞。作为全球知名的翻译理论家,谢莱森格为口译理论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她的离世令全世界译界尤其是口译界同仁无不扼腕叹息。谢莱森格女士的一生,堪称为翻译而活的一生。
武昌诗词楹联学会推会刊《黄鹤之吟》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金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楚天金报讯金报讯(记者肖黎通讯员夏伯华)“黄鹤古楼藏璞玉,武昌文物蕴诗情。”昨日,由武昌诗词楹联学会创办的会刊《黄鹤之吟》正式与诗朋吟友见面。 创刊号遵循“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兼收并蓄,求精求新
黄鹤楼上赏佳联
作者:潘东曙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武汉市  湖北省  张之洞  清代 
描述: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古代『鹄』、『鹤』两字意思一样。黄鹄矶也就是黄鹤矶。《元和志》记载:『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后屡毁屡建,历尽沧桑。登上黄鹤楼主楼前厅
涂鸦可随黄鹤?(图)
作者:朱慧卿 陈庆璞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游客登上黄鹤楼,也能写一笔“到此一游”,不是在柱子上,而是在电子屏上。黄金周期间,“电子涂鸦墙”投入使用后,主楼柱子、墙壁上没有新的刻画痕迹了。因系统容量限制,涂鸦作品达到一定量后便会自动覆盖
爷爷已乘黄鹤留下百余桂花树
作者:赵宽  来源:三峡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见习记者赵宽)1980年,退休的易大爷在老家种了百余棵桂花树,如今老人去世,桂花树没人打理了。23日,易大爷的孙女易平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希望能给这些树找到买家。 易平告诉记者,老家在宜都五眼泉镇响水洞村,1980年爷爷退休后,由于身体不好,便回到老家养花种树。易平回忆当时老家屋前屋后,大多
良药治病良策治污愿污染一如黄鹤
作者:李家健 林静芸  来源:当代生活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活报记者 李家健 实习生 林静芸 近几日的短信征集中,诗歌依旧可谓独领风骚,市民在抒发各自情感的同时,也有不少短信中将读者对“美丽广西·清洁水源”行动的看法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今日,在继续欣赏“平民诗歌”之余,不妨也看看对联,两者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或偏爱哪种呢? 俗话常说:有病,得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