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8)
报纸(20)
学位论文(8)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0)
地方文献 (1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3(7)
2011(11)
2009(9)
2005(5)
2001(4)
1996(6)
1993(6)
1990(7)
1987(5)
按来源分组
扬州晚报(1)
历史研究(1)
出版科学(1)
社会科学论坛(1)
世界宗教研究(1)
中国黄金报(1)
传媒观察(1)
长三角(1)
徐州日报(1)
群言(1)
话说黄金
作者:王宁  来源:群言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金  制造农具  考工记  青铜  记载  原料  西周  合金  周礼  金子 
描述:财货之贵,莫过于黄金。"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攻金之工",包括制造削刀的筑氏、制造箭头的冶氏、制造佩剑的桃氏、制造乐钟的凫氏、制造量器的栗氏和制造农具的段氏,他们所用
楼市黄金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作者:暂无 来源:徐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朱大鸣 著名财经评论人 从实质上来说,降房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扼住印钞主义的潘多拉魔盒,如果钞票泡沫不得到遏制,房价、地价和物价都很难真正的回调,牺牲的是未购房者和储蓄者的利益。收益能够跑过印钞机的投资似乎并不多,房地产仿佛能够超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比如说有问题老板称做千人
楼市黄金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作者:朱大鸣  来源:长三角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金周  楼市  黄鹤  股权收购  开发商  房地产  成交量  降价 
描述:黄金周是传统房地产的旺季,但如今十一黄金周楼市惨淡收场,成交量大幅度降低自是不必言说,价格也略有调整。很多人分析说,要让开发商挺不住乖乖地降价,房价还会扩大下降的幅度。如果从表面的关系来说,的确如此,开发商挺不住资金链断裂很可能会继续降价,但也有的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而非降价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创造了非黄金时段的黄金收视”:访2009《快乐女声》
作者:赵允芳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金时段  新闻发言人  副总编辑  湖南卫视  快乐  选秀节目  “超女”  娱乐媒体 
描述:在2009年的夏天,最热的一档节目也许要算是《快乐女声》。快女是继超女、快男之后国内电视选秀节目的又一个亮点。由评委、选手和歌迷之间形成的种种争议性话题,成为今年上半年娱乐媒体狂欢的最大由头,以致于华纳唱片市场的一位总监感叹说:话题性成了音乐的救命稻草,这是我们的悲哀,
中国的黄金市场应是黄金金融市场
作者:祝合良  来源:中国黄金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中国黄金市场  金融市场  远期合同交易  黄金生产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互换交易  黄金期权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描述:中国的黄金市场应是黄金金融市场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禅师  自性  洞山  禅法  精神  具体  唯一  时期  语句 
描述:青原。
荆公新学的创立与发展
作者:王书华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王安石变法  北宋  儒学复兴  经历  创立  学派  社会实践  指导思想  时期 
描述: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也是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的主要学派。它是因北宋中期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当时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王安石在世期间,荆公新学经历了创立与发展两个时期
礼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
《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增订版  南宋  思维  陆九渊  吕祖谦  出版社  时期  新成果  世界 
描述:【美】田浩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本书在作者1990年代出版的英文版和2002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基础上,收入了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全书按时期分四部分,共11章
黄金百两不如云湖画一张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兰图》 《玉兔图》 《竹菊图》 在徐邦达主编的《中国绘画史图录》中有一幅《云中送别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上一人峨冠博带,独坐松坡之上,一童子侍后。两人手展画卷,峨冠者凝神而视。树下一童子手牵鞍马,整装待发。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线条流畅。左方丛林石壁,笔法粗放,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