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69)
期刊文章(625)
学位论文(11)
图书(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00)
地方文献 (7)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1)
2013(84)
2012(105)
2011(149)
2010(698)
2009(258)
2008(217)
2007(54)
2003(23)
1951(2)
按来源分组
江城日报(12)
解放军报(9)
吉林日报(8)
农村天地(3)
金融时报(3)
吉林农业(下半月)(2)
北方园艺(2)
人民画报(2)
伊春日报(1)
中国人口报(1)
黑木耳名扬天下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黑木耳菌袋下地摆放生长。 记者 常学文 记者常学文 被誉为“素中之荤”的黑木耳,是美食家和营养学家眼中的上品。全国很多地方生产黑木耳,但要问哪里的黑木耳好,很多人会说是蛟河市镇产的好。
一农民夫妇捐款千元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林杨) 5月17日一大早,蛟河市镇沙河掌村村民李德运夫妇将1000元钱送到了村委会,委托村干部把这些钱和他们的祝福一并带给灾区人民。 李德运夫妇目前住在泥草
森警解救被困小牛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李晓峰 通讯员 周波 5月12日,在外干活儿的蛟河市白石山镇长青村村民王颜民来到省白石山森林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向该所教导员王占东致谢。 4月18日10时左右,派出所教导员王占东
镇黑木耳串起循环产业链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邬洪亮) 6月上旬,蛟河市镇很多村屯进入种植希望和收获果实的时节。伟光村国家级标准化黑木耳种植示范区内,人们这边在大棚里采摘成熟的春耳,那边在做秋耳菌袋、准备发酵。
菌农借“网”生财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张清东王若男)最近,镇伟光村村民刘志国特别高兴。通过“一站通”网站,他将自己制作的400支菌种销售给抚松县菌农,获利2000多元。 如今,像刘志国这样借“网
黑木耳借对接会走俏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常学文通讯员田丽娟) 最近,在蛟河市镇收购黑木耳的南京市正杰南北干品贸易行经理郑洁心情格外高兴——几天前,他在镇政府召开的黑木耳产销对接会上提出的自己仓库过小的问题解决了。这几天
黑木耳产业探究(上篇) 价格走低的背后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李祚运  今年6月中旬过后,蛟河市镇黑木耳、春耳陆续采收上市。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市的春耳价格较低——去年春耳价格每公斤46元,而今年同类春耳价格最低已跌至40元
第四届吉林蛟河食用菌展洽会开幕4个总投资2.62亿元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张清东) 菌乡吉地迎盛事,丰收佳时聚宾朋。以“交流、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第四届吉林蛟河食用菌暨长白山特色产品展洽会,于9月20日在“中国黑木耳之乡
第三届食用菌展洽会举办 实际和意向成交额1.2亿元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纪英俊) 以“交流、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吉林蛟河食用菌产品展示暨经贸洽谈会,8月6日在中国黑木耳之乡镇开幕。副市长仇福华在开幕式上宣布开幕
夯牢产业的基石 黑木耳产业探究(下篇)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张清东 8月6日,在第三届吉林蛟河食用菌展洽会开幕式上,中国食用菌协会秘书长代表该协会将刻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牌匾交到镇领导手中。对这一荣誉,人保持了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