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3)
期刊文章(4631)
会议论文(80)
学位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36)
地方文献 (37)
才乡教育 (1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80)
2013(225)
2011(285)
2009(247)
2008(253)
2005(190)
2004(163)
2002(140)
1997(101)
1989(97)
按来源分组
中国教育报(30)
考试周刊(9)
出版发行研究(3)
辽宁教育(3)
教师之友(2)
教育理论与实践(2)
辅导员(教学版)(1)
新课程学习(中旬)(1)
青年教师(1)
新华教育研究(1)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王益和王仿子
作者:王久安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发行  体制改革  先行者 
描述:,两位王老对此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广大读者记忆。
我国图书发行休制改革的先行者:王益和王仿子
作者:王久安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发行  体制改革  先行者 
描述:,两位王老对此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广大读者记忆.
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理念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作者:张小卉 王自芬  来源:中学生物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终身学习  教师 
描述: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终身教育体系替代传统的三段论教育体系已经勿庸置疑,终身教育与学习是每位公民应对社会挑战和生存的保障,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师应该树立终身教育与学习的理念,通过终身
教师应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作者:杨叶叶  来源:教育与发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观念  发展为本  教育  产物  学生 
描述: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不是物,教育的产物不是物,而足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思维,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彻底抛开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应是种花人:读《兔之眼》的感受
作者:徐金奎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教师  苍蝇  引导学生  学校教育  快乐  博客  著名教育家  分享  父亲 
描述:领人们走向未来。
《牡丹亭》文本阅读与接受的特点及意义
作者:朱伟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阅读视野  阅读视野  士大夫文人  士大夫文人  价值与意义  价值 
描述:《牡丹亭》问世四百余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与观众,成为著名的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与《牡丹亭》的演出史相比,其阅读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因为舞台演出可能转瞬即逝,而文学经典
走进文本 品读悟情:《黄鹤偻送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者:黄永炎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教学设计  文本  课时  设计说明  苏教版 
描述:设计说明:《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第25课),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每个学生都应是教师手心里的宝 回应9A《奇迹由中职生创造》
作者:陈美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职生  学生  回应  奇迹  创造  教师  职业院校  心理素质  数控铣床  种子检测 
描述:谁说奇迹是尖子生的专利?我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看到:影视制作、种子检测、模型建造、数控铣床、工程算量……选手们个个自信沉稳,步步为营,机智灵活,体现了训练有素的高超技能和处变不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当你获知111名中职生中,48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
读者召唤、阅读差异与文本对话─三妇评点《牡丹亭》
作者:高祯临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  戏曲  评点  评点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描述:隔閡與生命侷限的「文本間的對話」。這個共討論的過程將織構並拼貼出一幅關於女性戲曲文本閱讀的共同視野,但同時在這些書寫脈絡中,每一位婦女讀者無可取代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亦應獲得理解。
名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象,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