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42)
期刊文章(4436)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40)
地方文献 (10)
才乡教育 (9)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68)
2013(206)
2012(262)
2011(252)
2010(225)
2009(222)
2008(240)
2007(220)
2006(191)
1999(108)
按来源分组
基础教育参考(7)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7)
中小学管理(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5)
现代教学(5)
教坛聚焦(4)
吉林教育(3)
科教新时代(2)
中国美术馆(1)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1)
数学课应是美的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描述: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我的高中老师们
作者:裘丛欣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  高中  数学老师  英语老师  物理老师  动物园  大学  黄鹤 
描述:我是一只大鸵鸟,就读于动物园大学(国立)附中高二。我们的高中老师有:语文老师白鸭、数学老师怪兽、英语老师黄鹤、物理老师野猪和化学老师狒狒。
示范高中示范的不应是升学率
作者:陈军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级示范高中  省级示范高中  升学率  升学率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安徽省  安徽省  双休日  双休日  中学  中学  补课  补课  学校  学校 
描述:号:示范高中应该示范的不是升学率。
解数学题不应是公式、规则的演绎游戏
作者:张饴慈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题  数学竞赛题  公式  游戏  演绎  数学教学  高考题  高中 
描述:高考题和数学竞赛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引领的作用.这些题目的好坏影响很大.构建一道好的题目也十分不易.显然,绝大多数的高考题和竞赛题是不错的.有些题目还十分精彩.而且从近几年看,题目出的越来越好.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题目出的不好,对高中数学教学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情趣与智慧的乐园
作者:赵志宏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情趣  智慧 
描述:数学课堂不仅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即让学生学到规定动作的数学知识面,而且应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乐园。
数学课堂应是思维训练的操场
作者:王冬云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  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学生  学生  训练思维  训练思维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操场  操场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思考  思考 
描述:数学课堂理应成为思维训练的操场,离开了思维训练,数学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有了思维训练的数学课堂才能有生命的活力。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数学家哈尔
流泪的牡丹亭
作者:曹婕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中  高中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流泪的牡丹亭》  《流泪的牡丹亭》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课堂上播下发现和创新的种子
作者:王敏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发现  教师  王安石  课堂  大学生  语文课  两山  鼓励  保护 
描述:语文课需要发现,需要创新,这就如同王安石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营造的境界。"绿"是学生自身的发现和创新意识,"一水"是教师
心中的有效体育课堂 北厍小学 何涛
作者:暂无 来源:吴江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有效体育课堂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连续性 在课中穿插素质练习不仅要常态化,还要讲究方法,
挖掘教材内涵 打造灵动课堂:《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作者:王凤 管晓蓉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母表示  三角形  梅花  王安石  大写字母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  数学  教学过程 
描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106~107页内容。教学过程一、在诗句中感受。师:王安石的《梅花》学过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里出现数了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