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作者:刘尊武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恩格斯  历史运动  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原理  个人意志  历史规律  思想  自己创造  布洛赫 
描述: (一) 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通信中,在阐述人们怎样创造自己的历史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运动的“合力”思想。他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两段名言:“我们自己创造
马克思评价过王安石吗
作者:贾春霖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马克思  《游遍江西500问》  江西人民出版社  评价  宋神宗时期  改革家  阶级矛盾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年),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改革家。宋神宗时期,擢升为参知政事,前后两度为相。在其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江西人民出版社的《游遍江西500
马克思哲学应是实践辩证法而不应是唯物辩证法
作者:朱宝信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否定性  人的劳动 
描述:马克思在他的辩证法思想酝酿形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紧紧地抓住了人、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和人的自我生成,突出了异化在否定的辩证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关注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实践辩证法
春心满园关不住:《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再探
作者:曾秀芳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相思之情  感情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  男女 
描述:而又常新的话题。
一生何求
作者:恭甫  来源:商业经济文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宗教神秘主义  马克思  共产主义战士  《论衡》  恩格斯  洛阳太学  唯物主义  文化造诣  唐代诗人 
描述:恩格斯说的。不仅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说,我国宋朝人范仲淹也...
"创新"应是什么?: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解说
作者:汪澄清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  熊彼特  创新思想  创新主体  主要体现  创新理论  经济的  创新功能  企业家  主要动力 
描述:尽管马克思与熊彼特都承认,创新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两者之间尚存在着五大差别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应是哲学层次的发现:马克思的发现片论
作者:张凌云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  哲学层次的发现  哲学层次的发现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描述: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
人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作者:孙彦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马克思主义  德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青年马克思  唯心主义  现实生活过程  唯物主义  人本学  马克思恩格斯 
描述:文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原话出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三个三统一
作者:张维久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通常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的三统一,或者说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应是一个理论群体
作者:莫幼立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哲学的理论来源。(一)黑格尔说过:“理性统治世界,也同样地统治世界历史”.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尔“不仅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把整个历史也变成了思想的历史。”黑格尔这种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