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
报纸(3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地方文献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2(6)
2011(10)
2009(4)
2007(2)
2006(3)
2003(2)
1998(2)
1989(1)
按来源分组
中国企业家(2)
领导科学(1)
学习时报(1)
人民黄河(1)
海河水利(1)
党建文汇(下半月)(1)
地理译报(1)
税务与经济(1)
中国能源(1)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1)
加利福尼亚夏斯塔山区泥石流频率和规模的树木形态证据
作者:C.R.赫晋  来源:地理译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泥石流堆积物  证据类型  加利福尼亚  树木年轮分析  木本植物  邻近地区  阿什河  频率  美国黄松  刻蚀 
描述:物证据的综合研究表明,夏斯塔山区泥石流非常活跃。搬运距离在2公里以上的泥石流的频率为每百年8.3次。小型泥石流频率高但通常搬运距离不远。位于河床及邻近地区的树木形态可反映出泥石流的周期性侵蚀和堆积
中国古代已知听觉有频率下限--谈《老子》一书中所说“大音希
作者:吕作昕  来源:物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音希声”  频率下限  《老子》  次声  吴澄  听觉器官  大弦  中国古代  《道德真经注》  音调高低 
描述:”是指宫、商、角、徵、羽等音调的高低.从这里可知,《老子》所说的“听之不闻”的“大音”,当是捐音调高低超过人类听觉器官感受范围的声音. 那么,它究竟是指频率过高的超声还是指频率太低的次声呢?根据来末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