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2)
期刊文章(77)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0)
才乡教育 (5)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41)
2013(11)
2012(12)
2010(13)
2009(15)
2008(19)
2007(28)
2006(14)
2005(9)
2003(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1)
新华日报(1)
中国宗教(1)
茶博览(1)
中国物业管理(1)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1)
公民导刊(1)
现代家电(1)
名人传记(上半月)(1)
草原(1)
中华文化的和谐与包容
作者:梁文道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中华文化  孔子  和谐  包容  中国文化  白鹿洞书院  陆象山  朱熹  传统 
描述:我们今天讲儒家,讲中华文化,有时觉得好像不够包容,但以我的理解,儒家本来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也许很多人会把今天中国文化的很多问题都归结于传统,在我们把孔子叫孔老二的年代,一切的错都是孔子的错。但是近几年不一
天下第一牡丹 和谐魅力古县 全国征联获奖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古县  和谐  天仙子  湖南长沙  山西侯马  尧文化  优秀奖  二等奖  广东 
描述:一、应征联一等奖春色春华,春天春使者春夏献瑞;李庚华(湖北黄石)二等奖尧水尧山,尧乡尧文化尧舜著世;邢伟川(河北曲阳)名水名山,名乡名卿相名实垂远;
高校辅导员应是学生生命的守护神:对近年几起大学生自杀案例的
作者:杨宁坤  来源:高校辅导员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自杀  高校辅导员  防线  和谐 
描述:近期,在校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不断,作为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感到责任重大又茫然。辅导员是守护大学生生命的重要防线,预防极为重要,救救他们更是全社会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和谐经济
作者:欧巧云  来源:改革与战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和谐机制 
描述:是保证。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以基
作者:钟邦定  来源:宗教与民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督教界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中国基督教  宗教界  积极引导  社会主义国家  神学思想建设  和谐  积极作用  与时俱进 
描述:期共存的这一社会规律。正
和谐之花在互动中绽放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早上好,欢迎参加网上交流,共谋三门发展。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县委书记李浩同志与网友交流,李书记与网友交流的主题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话题备受市民关注,也是县委、县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今天的访谈由三门新闻网和三门远教电视频道进行现场直播,如果您对我们的访谈感
构建各族老同志的和谐之家
作者:暂无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对大学900多位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和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对6所附属医院离退休工作实行宏观指导。 多年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的有关规定,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维护离退休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接待离退休人员的来信
王益区构建和谐投资环境促发展
作者:陈娜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构建和谐投资环境促发展
语文学习应是学生和谐发展的过程
作者:张燕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  语文学习  教师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课程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方式 
描述: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
治心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卢豪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哲学思想  思想  政治思想  社会治理  治道  治心  和谐  秩序 
描述:浑然一体,互为表里,系统严整,史称荆公新学。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盛赞“荆公之学术,内之在知命厉节,外之在经世致用。凡其所以立身行己与夫施于有政者,皆其学也”。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以接续孔孟之道为己任,以内圣外王为基本框架,在恪守儒家本位的基础上,融通佛老,兼采诸子,学术特征以天道心性义理为主旨,它是第一个成功地取代汉唐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王安石的政治思想超越了当时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他用“心”“意”解经,直承先王之道,勾画出“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在治心上,他采取“三步走”的策略,主张“一道德而同天下之俗”,来统一人们的心灵秩序;在治道上,他的“三不足”变革之道,震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保守派,成为其随后推动变法改革运动的纲领;在致思理路上,王安石以“九变而赏罚可言”来建立政治宪纲,阐明一种推天道、治心性、明人事的思路,使其政见高出同辈,独步一时。荆公新学博大精深,虽不能将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主要问题简单化约为政治问题,但王安石哲学思想里明显而强烈地蕴涵着政治向度,在实践上它为治道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视域(即治心与治道)来剖析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来重新认识九百多年前那场变法改革运动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来把握哲学与政治变革相推相当,交融互动的过程,来厘清经学、玄学、佛学向宋明理学过渡中的这一承上启下的思想脉络。文章最后总结出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及其理论价值,即王安石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和探索政治问题,他所追求的公正、合理的“大中至正”之道和公平、理性的人本秩序,以及“大有为”的理想抱负,对当时乃指后世都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