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6)
图书(175)
报纸(51)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5)
地方文献 (68)
非遗保护 (16)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6)
2013(14)
2011(35)
2009(21)
2008(18)
2005(20)
2002(14)
1999(7)
1963(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
剧影月报(12)
音乐出版社(8)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6)
武汉大学出版社(2)
天津支部生活(1)
校园歌声(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
艺术教育(1)
文史知识(1)
“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作者:童丹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设计  表演  《牡丹亭》  叛逆女性 
描述:“杜丽娘”的角色分析及表演设计
音乐教授破译肖邦遗稿
作者:江南  来源:校园歌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肖邦  遗稿  教授  乐史 
描述:提起波兰一代钢琴大师弗雷德里克·肖邦,人们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他那精湛绝伦的钢琴演奏技巧。其实,肖邦在音乐史上引人关注的原因并不止于他的成就,更多的是来源于他的神秘。不久前,美国
“和谐”源于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支部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  音乐  《周礼》  文心雕龙  公元前  词源学 
描述:相从,谓之和。”关于“和谐”,国外也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第一段]
形象二题——《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二)
作者:庄捃华  来源:词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概论  艺术形象  音乐  善与美  真实  王安石  真善美  作品  高尔基  重要性 
描述:真切与失实文艺讲究真善美,但三者的重要性并不相等。“真”是最根本的,它既是善与美的前提,也是善与美的基础。所以,高尔基说:“文艺是以其真实才显其伟大的一种事业。”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沈璟传奇艺术形式研究
作者:余治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璟  传奇  艺术形式  汤显祖  表演 
描述:,也意味着其作品逐渐向“剧”的趋势演进。表演体制上,缩长为短,尤其是杂剧化形式的革新,使他在戏曲发展的历程中具有典范意义;脚色体系初步成熟,尤其是净丑角色的分工已具成熟的雏形;舞台场面丰富生动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中国音乐史研究卷
作者:杨立青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  文集  音乐史  中国  文集 
描述: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中国音乐史研究卷
浦江板凳龙
作者:周春德  来源:神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  龙珠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  浦江县  中国文化  灯头  表演  元宵节  考证 
描述: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被称为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华民族是吉祥、尊贵、勇猛的象征。虽然世上是否有龙之存在,尚待考证,外形如何亦无人得知,但中国人深信,长久以来老祖宗传承给子孙们的龙的图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节去浦江闹迎会调板凳龙
作者:雨蔚 王建平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  表演  民间  村民  工艺  开路  广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姓  美好生活 
描述:春节搞迎春、调板凳龙,是浦江民间延续了几百年的民间活动,每到新春佳节,浦江地区的乡村百姓都会汇集一堂,用迎会,调板凳龙这种独有的民俗风情来除旧迎新,以求五谷丰收,美好生活。2006年6月2日,浦江迎会、板凳龙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赏心乐事
作者:王芳 陶文瑜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杨贵妃  苏州人  唐明皇  牡丹亭  表演  演出  张继  陆文夫  演员 
描述:候我们大清早五点钟练功,我估计你经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上文化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