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
作者:谢雍君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梦 禅意
-
描述:显祖剧作中呈现的审美情致以及“四梦”营造的富于禅意的审美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
教做人:应是教育的主旋律
-
作者:黄庆忠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做人 教学任务 道德品质 文化素质
-
描述:《光明日报》记者日前对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进行了一次专访。崔永元就教育问题谈了他的忧虑,他说:“教育是常让我感到忧虑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忧虑是如何教人做人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这是教育的主旋律。”
-
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
-
作者:黄建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
描述:三是受泰州学派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教育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教育倾注极大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教育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
《牡丹亭》审美价值的多元化
-
作者:党月异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多元化 多元化
-
描述:《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
-
人类的音乐
-
作者:梅纽因 戴维斯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
描述:人类的音乐
-
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审美范型
-
作者:陈昭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价值系统 审美范型
-
描述:刘绍棠以灵俏飘逸的笔触,幽怨与悠扬相交融的牧歌情调,描绘了京东北运河独有的历史、人文、地理、民俗、思维模式等价值系统,刘绍棠的乡土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范型。
-
光风霁月:宋型文学的审美风貌
-
作者:郭英德 来源:求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欧阳修 审美风貌 王水照 《周礼》 士大夫 《孟子》 文学创作 《系辞》 文学思想
-
描述:风貌。
-
论北宋词林审美的三元特征
-
作者:張廷傑 来源:词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北宋词 周邦彦 俗词 集卷 士大夫 雅词 审美情趣 俚俗 晏殊
-
描述:词作者(包括雅派中作俗词者),虽不张扬标榜俗词之美,却写出不少俗词,以其俚俗之美冲击雅词。此外,元祐之际,苏东坡‘横放杰出’(晁无咎语),‘指出向上一路’(王灼语),独具曠达豪迈疏隽的审美情趣
-
文言坊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文言 晏殊 有我之境 人间词话 音乐 李清照 体验 词调 愁情
-
描述:大家好,考试结束了,也该轻松轻松了吧!这回思骐请大家一起来赏词。词又称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聪明的你从这些别名中一定已经看出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了吧。实际上,词最初便是根据曲调填写的,好
-
此曲应是中国有 世间难得几回闻
-
作者:叶小文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国有 海峡两岸 看法 发展前景 成功 启迪 读者 音乐 兴趣
-
描述:近期,“祈祝世界和平——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在京沪两地成功举行,引起了人们对于佛道音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广大读者加深对佛道音乐的了解和理解,本刊约请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就佛道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