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钟书小说里的几个故典
-
作者:王培军 来源:书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小说 汪辟疆 陈三立 散原 围城 王安石 李商隐 元遗山 无资格
-
描述:平日偶有所见,
-
宋熙宁年问社会变革的壮阔画卷:万斌生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
-
作者:邓全恩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社会变革 历史 生长 艺术作品
-
描述:万斌生同志苦辛十载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终于问世了,这是临川籍作家以小说形式深刻反映北宋熙宁时期那场波澜壮阔的变革运动,全面刻划“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2卷
-
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精神
-
作者:黄仁国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刘大年 印象
-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化 《牡丹亭》 民族歌舞 中国文化 国内外 昆曲 曲艺 皮影
-
描述: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事实上不是。曲艺、皮影、剪纸、木偶、绘画、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种形式的,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面临着令人堪忧的景况。
-
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
-
作者:刘国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人及时代因素两个方面谈,主要介绍胡应麟的生平和交游、胡应麟所在时代文言小说研究背景以及胡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关于胡应麟的生平则侧重讲他的藏书情况和治学兴趣,胡应麟厌薄功名,寄情于古籍研究,并收藏
-
《幽怪诗谭·小引》解读
-
作者:王汝梅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董思白 袁宏道 汤显祖 小说 抄本 万历 重要信息 居士 临川
-
描述:袁宏道《与董思白》信,传递了《金瓶梅》抄本问世的第一个信息。《金瓶梅》的问世,震撼了晚明文坛。相继有王世贞、屠本竣、谢肇制、薛冈、冯梦龙、沈德符等著名文人作家评论传播《金瓶梅》,抄本在北京、麻城、诸城、金坛、苏州等地传抄。《与董思白》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界下的北京
-
作者:刘红庆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 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昆曲 北京市 牡丹亭 手工技艺 木版水印 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
-
描述:始终不会停歇……
-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
作者:张小丽 来源:昆明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 王安石 明妃曲 艺术独特性
-
描述:王安石的《明妃曲》是宋代昭君诗中影响最大者,也是历代咏昭君诗作中的名篇。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和独到的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表现手法多样、立意新颖独到、议论精警透辟及感慨幽深委曲等四个方面。
-
古“殳”非“杖”乃“椎(锤)”考论
-
作者:朱维德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殳 击兵 无刃 《周礼》 《说文解字》 隐含 椎
-
描述:殳",正是其初文。至于汉以后用"殳"指"杖",则是一种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