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敦煌石室遗书《呼吸静功妙诀》
-
作者:李重 申圆光 谢瑾 来源:体育文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石室 静功 寿世保元 敦煌写卷 六字诀功 龚廷贤 遗书 《黄帝内经素问》 以气为本 饮食营养
-
描述:论敦煌石室遗书︽呼吸静功妙诀︾李重申圆光谢瑾敦煌气功是我国气功源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气功的产生、发展、传播,主要是处在佛教文化涵盖的时代。在敦煌莫高窟不仅建造了许多专为修禅服务的禅窟、禅寺和禅堂
-
论敦煌遗书《呼吸静功妙诀》
-
作者:李重申 陈炜 李金梅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遗书 静功 敦煌写卷 《寿世保元》 龚廷贤 六字诀功 《养性延命录》 有氧代谢运动 能量转换 生理机制
-
描述:0年被发现后,近百年间未有详尽报道,直至90年代方才研究刊布。人们从体育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现在只能说是开始。《呼吸静功妙诀》的出现,是我国体育界经典著作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仅为明代龚廷贤所著《寿世保
-
动与静——观察与思考
-
作者:艺舟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与静 化静为动 辩证法 观察与思考 表现手法 辩证关系 静力学 司马迁 王安石 动力学研究
-
描述:现手法上,则有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等不同的艺术境界。
-
静女三美
-
作者:王林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静女 《诗经》 诗歌总集 情感共鸣 艺术境界 社会生活 《周礼》 公元前 男女 读者
-
描述:一首好的诗歌,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暂时忘却自我,沉湎于优美的艺术境界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邶风·静女》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
静:茶文化的精神
-
作者:王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文化精神 饮食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虚静 境界 庄子 宁静 茶文化 人生
-
描述:一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七件事中躬逢末座,排名最后一位,这或许是因为它是最晚进入人们饮食生活的。但若论起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丝毫不比另六件事逊色。宋朝王安石《义茶法》即已经指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王安石这里虽然将茶抬至与米盐同等的高度,可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作者:郑小恒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身 积极作用 养德 我国古代 封建士大夫 诸葛亮 腐蚀作用 王安石 政治家 方志敏
-
描述:古代有识之士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代封建士大夫、政治家都能看到修行、节俭对于保持道德操守的积极作用,看到奢靡
-
营造语文课堂的“静”界
-
作者:安建忠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独特见解 语文教学 营造 学习环境 陆九渊 语言文字 读书 新课标
-
描述: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读""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
李梴舞蹈功
-
作者:刘正才 来源:退休生活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梴舞蹈功
-
语言锤炼笔下功
-
作者:陈飞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锤炼 语言准确 王安石 “绿” 王之涣
-
描述: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上的提升。
-
祛病强身安乐功
-
作者:张德学 张闻宇 张闻波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元穴 预备式 祛病强身 劳宫穴 任脉 涌泉穴 左肝右肺 臂内侧 排除杂念 龚居中
-
描述: 本功法集晋代许逊《许真君导引诀》,元代龚居中《吕真人安乐歌》,当代任东明《吕公安乐歌》之大成,结合本人四十余年练功体会修改而成。其特点是融导引、吐纳、漱咽、存想为一法,法简理深。经几年时间检验,证明其对许多慢性疾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