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1)
报纸
(2)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
(2)
2013
(5)
2012
(5)
2011
(3)
2004
(2)
2003
(4)
1999
(4)
1996
(2)
1985
(1)
1982
(1)
按来源分组
学术研究
(2)
中国典籍与文化
(1)
剧本
(1)
史学月刊
(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秘书工作
(1)
南京炮兵学院学报
(1)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
考古与文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相关搜索词
唐
战国时期
简谈
笼子
朱熹
北宋
奏章
君子
四库全书撤出本
周礼
古代书院
人生何处不相逢
大夫
大孤山
唐代诗人
科学精神
《诗薮》
曹洞宗
戏曲艺术
大通河
真色
宋代
禅学
周濂溪
哲学史
周敦颐
天鹅
《人间词话》
天理人欲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青州辩】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簋簠之
辩
作者:
侯李娟
来源:
西江月(中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簋簠
周礼
祭祀
描述:
簋簠这两件器物是古代祭祀时的礼仪重器,而成语簠簋不饬是古人出于对士大夫的尊重,委婉地用“簠簋不饬”对官员贪赃腐化做的一个比喻。那究竟为何古人会偏偏选用簋簠这两种礼器来形容贪官污吏的不廉洁呢?本文就古代器物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人生何处不相逢”作者考
辩
作者:
罗高兴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何处不相逢
《宋史》
晏殊
描述:
本文从《宋史》中寻找史料,证明"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一名句作者是晏殊。
守与变:传统戏曲的“创新”之
辩
作者:
秦岭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昆曲
京剧
戏曲艺术
表现形式
创新
观众
新尝试
艺术价值
描述:
”回应,称“没有争议,我演它干吗”,“我们态度很严谨”;乃至微博上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那句“不要充当指手画脚的‘恶婆婆’,自己固守一方,也不让他人前进半步”的争议性发言——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
2012
汤显祖:从情理之
辩
到真情与真色
作者:
李名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情理
真情
真色
描述:
的“理学”思想,而是源于理学教条,套用于人们身上那逐渐僵化、迂腐及虚假的世俗的“礼”。具体来说,就是以人性中“真情”来对抗理学应用所繁衍的“迂腐礼教”、“虚礼”以及“奸伪堕落的人性”。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以真色与真情对抗伪假,以“梦”、“死生”、“奇谲”或“狂狷”来对抗败坏、奸伪的人心,以真色与真情来对抗“无处不假”的沉沦时势。
朱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朱陆无极太极之
辩
为例
作者:
胡泉雨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朱熹
陆九渊
描述: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但一个属于理学派,一个属于心学派。在思想上有不同,如在“太极无极”的理解上。为此,他们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文中就从这里作为切入点。阐明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所在,以及该思想分歧对后学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