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俗致与极:论柳永与晏几道的创作风格
作者:刘丽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几道     
描述:几道却受其父晏殊及五代文人词的影响颇深,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化气息,在形式上,也以小令为主。
随俗而——名公巨相晏殊父子的词作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晏殊小令《浣溪沙》全词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诗·豳风·七月》与《周礼》“豳诗、豳、豳颂”之关系考述
作者:刘茜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龠章  豳诗    豳颂        《诗经.七月》 
描述:七月》以及用豳龠与颂合奏《豳风·七月》。
作者:张福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  文心雕龙  李白  诗艺  仕宦经历  陌上桑  苏轼  王安石  内涵  欧阳修 
描述:《诗·卫风·淇奥》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毛传以为,就是开玩笑。李白《陌上桑》: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说明与调笑的关系。在这一内涵上,与谐相近。《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
浅谈苏轼的“骂”与“
作者:王路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骂”  王安石    寓言  熙宁变法  东坡文  苏轼诗  居易  司马光 
描述:的艺术特色之一。
李、刘(xuè)对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高祖  李耳  刘邦 
描述: 据说,过去有一个姓李的游学者和一个姓刘的塾师,两人素不相识。一日,李某去访刘某,两人见面时,塾师向客人请问高姓大名,李某遂出一上联,曰: 骑青牛,过函关,老子姓李。刘某知道李某来意不善,是挖苦自己的,因即对下联反击对方,曰: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的经验积累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异中有同的取向 同中有异的蕴涵——试论柳永、晏几道的名利
作者:孟弘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格  名利      情爱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两位著名的词人。他们在对待名利、情爱以及风格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柳永开创了以俗为美的“屯田蹊径”,晏几道奏响了以为宗的“小山遗风”。
与俗
作者:晓窗  来源:科学之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俗文化  文化  《周礼》  精英文化  文化积淀 
描述:与俗
一诗善起纠葛:王安石《谢公墩》诗趣读
作者:汤文熙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自号半山,居近谢公墩,与谢安石故居遗址毗连,这是居住地址上的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