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
报纸(18)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1)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12(5)
2011(5)
2009(7)
2008(1)
2004(2)
1998(2)
1997(3)
1992(1)
1985(3)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2)
新安晚报(1)
西安晚报(1)
语文学刊(1)
东莞日报(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上海戏剧(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
临川晚报(1)
音乐时空(1)
关于晚明戏曲发展雅俗之争的论述
作者:程娟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俗之争  汤显祖  沈璟  临川四梦  士大夫阶层  市民阶层 
描述:晚明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变化,专制主义集权的残忍性在内忧外患中渐趋消解,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思潮传入,市民阶层参政意识强烈,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通俗化,这些深深影响了晚明戏曲创作的风格,引起了关于雅俗音乐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艺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采茶戏  民间音乐  雅俗 
描述:见。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苑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采茶戏  采茶戏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雅俗  雅俗 
描述:见。
风流雅俗的戏剧家郑之文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风流雅俗的戏剧家郑之文
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雅俗结合  美学思潮  音律  汤显祖  双美  曲情  审美意识  文人雅士  汤沈之争 
描述: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奏重四俗雅俗四重奏
作者:陈四益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化  俗文化  四重奏  雅人  晏殊  高雅文化  雅与俗  柳永  京剧  “雅” 
描述:高雅文化的称呼,现在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了,但是,似乎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有时,高雅是对作品的评价,有时又是对艺术样式的肯定。我们似乎喜欢模糊,含含糊糊,既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解释,高兴说什么高雅就给什么冠以高雅的说法,操之在我,实在要比钉是钉铆是铆方便得多。但也正因为含糊,提倡云
君子之争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政治观点  王安石  变法 
描述:为什么要这样做7司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为变法问题斗得死去活来之后,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见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对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介甫无它,唯执拗耳。”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由衷地说:“司马君实,君子人也!”
“王老吉”之争应是君子之争
作者:高剑  来源:东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老吉”之争应是君子之争
曲白相生 雅俗与共——《牡丹亭》文本语言风格刍议
作者:葛丽英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描述:相生、雅俗与共的多重风格的谐调组合。
“汶川重建之争”应是科学和事实之争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汶川重建之争”应是科学和事实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