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07
(1)
2003
(1)
1990
(1)
按来源分组
山东外语教学
(1)
励耘学刊(语言卷)
(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击兵
科学出版社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隐含】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
隐含
机制阐释
作者:
朱维德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殳
椎
周礼
说文
隐含
描述:
。
古“殳”非“杖”乃“椎(锤)”考论
作者:
朱维德
来源:
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殳
击兵
无刃
《周礼》
《说文解字》
隐含
椎
描述:
殳",正是其初文。至于汉以后用"殳"指"杖",则是一种假借。
“
隐含
”应是一种修辞格——兼谈《杀人者》中
隐含
语句的表达效果
作者:
董清林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表达效果
隐含
判断
修辞现象
语句
科学出版社
语言现象
歹徒
语言形式
修辞手法
描述:
含”属于形式逻辑的范畴,并将其命名为“
隐含
判断”。他们在《论
隐含
判断》一文(《逻辑语言研究》[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之定义说:“
隐含
判断是指隐含在某一思想(思维形式或语言形式)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