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 让全体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
作者:雷汉发 陈 郁 孙学君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能够老企业焕发新活力,与企业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息息相关。”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董事长于勇如是说。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唐钢公司领导班子深刻体会到,企业要与员工拧成一股绳,就必须与员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此,唐钢公司从多方面着手开展新型劳动关系建设。
健
-
律政佳人王英 变身金融丽人
-
作者:王立成 陈 张书 来源:三湘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武席同 摄
王英农业银行长沙县支行个人金融部主任
出生年月:1983年9月
籍贯:湖南长沙
学历:法律硕士
个人爱好:音乐,旅游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稳重踏实
最喜欢的一本书:《简·爱》
读书心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的生活步调,优雅从容与否,在乎自己的选择。
-
产业创新促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刘 麟 王
-
作者:孙世芳 刘 麟 王小伟 陈 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压题图片 常德城市新貌。(资料图片)
提到湖南省常德市,让人想到山水的绮丽和清秀,让人想到谷丰鱼肥的鱼米之乡。走进今天的常德,千年农耕文明与新型工业文明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清山秀水间的工业新城。
从“制造”到“智造”
在宽敞、明亮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40台新纺机正
-
宋明理学中道器问题的生命哲学思考
-
作者:孙玉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而上 形而下 宋明理学 哲学体系 道器观 阴阳二气 生命哲学 伦理道德 陆九渊 生命本原
-
描述:《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即有形之上,实则无形者称之为"道","形而下者"即有形者为"器"。这一简短的阐述中出现了"道"、"形"、"器"、"形而上"、"形而下
-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监督管理(系列连载十一) 中国古代制器质量
-
作者:高怀瑾 来源:上海计量测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周礼 中国古代 质量观 质量监督管理 可行性 几何 马牛 周公 明代
-
描述:验及课取),讫无宁日。
-
玉作六器 青圭礼东
-
作者:李彦君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祭祀 考工记 礼仪活动 东方 玉器 古文献 玉圭 朝觐 封建社会
-
描述:礼玉,是古代用于朝觐、祭祀、聘用、馈赠等有关礼仪活动的玉器。在先秦古文献中多有记载,习称为"六瑞"、"六器",即璧、琮、圭、璋、璜、琥等。关于朝觐用玉,《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瑞
-
周亮工的鉴藏之路
-
作者:郭弈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典范。那天我也就是随便和老友争论一下,谁是南京最好的画家,结果我说了半天怎么也说不服这个老家伙,一气之下回家写了篇文章,写了八个人的名字,列为金陵八家。结果被大家广为认可,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在南京当官,这些文化圈里的人多少都是要给我面子的。在明末清初那个混乱的年代,文人是最弱势的,清人都觉得他们麻烦,总是要闹事的样子。所以,他们其实从心里都希望找个靠山。找清人肯定会被别人的吐沫淹死,所以像我这样好人缘的汉人官员,还是经历了两朝的汉人官员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因为我们同命相怜,我同情他们,也理解他们。金陵八家和我的亲近也和这个不无关系。在那个年代,能做画坛幕后推手的人不但要有钱,还要有权,当然更要有才情。而我算是综合体。再回头说说我的年代。我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南京。
-
一种新型脊柱撑开器的研制及脊髓牵张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作者:王文岳 杨天府 雷鸣鸣 裴福兴 刘雷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脊髓牵张性损伤 脊柱撑开器 动物模型 大鼠
-
描述:板,显露脊髓。A组仅安放脊柱撑开器,不撑开。B、C、D、E组大鼠,将脊柱撑开器固定于T12~L3椎体横突上,同时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
-
“牡丹亭”等名人手迹入藏江西抚州市档案局馆
-
作者:叶友江 来源:中国档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等名人手迹入藏江西抚州市档案局馆
-
郑玄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说为例
-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
描述: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玄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例: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玄依据《周礼.大宗伯》祭祀体系,首先确定"五祀"祭祀等级,然后选取等级分明的《祭法》篇为基准,构建出合理的周代"五祀"祭祀制度,再以时代和等级差异调和其他记载。但是《大宗伯》记载明显与《周礼.春官.司服》相矛盾,郑玄却弃之不用。据此,可见在礼学经典内部矛盾抵牾之中,郑玄也遵从《周礼》以调和众说,构建礼制。然而既然《周礼》文本存在矛盾,而郑玄在其中又有所去取,那么郑玄所依据的不过是理想的文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