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59)
报纸
(86)
学位论文
(32)
会议论文
(18)
图书
(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9)
才乡教育
(137)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
(32)
2011
(35)
2009
(43)
2008
(18)
2007
(17)
2006
(13)
2004
(19)
2000
(15)
1987
(10)
1984
(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2)
哲学论集
(4)
宋代文化研究
(3)
兰台世界(下旬)
(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世纪桥·理论版
(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清史研究
(1)
法制与社会
(1)
相关搜索词
宋史
儒家
王学统
现代价值
变革
吕惠卿
王安石
交游
唯心主义理学
范仲淹
农田水利
天理
知识分子
礼乐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仲舒
咏史诗
倡导
积极影响
士大夫
儒学
苏轼
人生
白居易
圣人之道
南宋理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象山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李绂与
陆
王心学
作者:
李帆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
王心学
躬行实践
陆
王学统
描述:
"
陆
、王学者第一重镇"。
论南宋心学领袖陆九渊的
政治思想
作者:
陈忻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政治思想
政治
实践
描述:
以陆九渊淳熙十一年(1184)上殿轮对五劄和绍熙二年(1191)知荆门军的事迹为依据,结合政治历史背景,探讨陆九渊的
政治思想
及其
实践
,揭示出陆九渊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不以物喜
评《
象山
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
祝尚书
来源:
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心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象山
文学思想
陆九渊
朱熹
描述:
评《
象山
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悠悠
象山
怀古情(外一篇)
作者:
尹静茹
来源:
中学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荆门市
老莱子
南宋理学
陆九渊
精神财富
弘扬文化
文明
道学家
蒙山
描述:
,你就会更用心去构思,更严谨去推敲。当那些杂乱的文字和词句,被赋予生命灵动起来且归于自己名下时,就会顿生出些许的成就感和欣慰来。
论
陆
象山
心学之方法
作者:
黄信二
来源:
鹅湖月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心学
心即理
中国哲学方法论
创造性机制
描述:
论
陆
象山
心学之方法
陆
象山
的心学与实学
作者:
刘晓梅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实学
哲学思想
描述:
陆九渊因为在哲学上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把心和理、心和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使脱离于主体的客观之“理”消融在主体之“心”中,强调“心”的统帅作用,“心”成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 >> 详细
陆
象山
群雕亮相
象山
文化广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信息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新落成的
陆
象山
雕塑群 本报南昌讯记者徐娆摄影报道:以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大师
陆
象山
先生生平为主题的一组雕塑群,10月31日正式在南昌市
象山
幕?广场落成。 该雕塑群位于
象山
文化
陆
象山
雕塑下月动工
作者:
暂无
来源:
信息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南昌讯记者熊春瑜报道:
象山
文化广场因象山路而命名,但是缺乏文化内涵,下月开始动工兴建的
陆
象山
雕塑将为
象山
文化广场增添文化内涵,这是记者从19日召开的
象山
文化广场设计暨广场文化研讨会上获悉
象山
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
陈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
派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描述:
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以陆九渊为首的
象山
学派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学方面,(且主要集中点是在陆九渊身上,对于陆九渊的门人“甬上四先生”,特别是“槐堂弟子”则很少问津。)至于文学上的研究
南宋江西
陆
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
张东海
来源:
教育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
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
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
陆
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
陆
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拳、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
陆
子学派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