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象山实学”探微
作者:郑晓江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先生  实学  象山  本心  伦理道德  天地之心  践履  心性之学  尊德性  象山心学 
描述:,象山于学则辨"道问学"与"尊德性";于践履方面,则辨公与私、义与利,这就是象山实学的全部精义之所在。本文还对象山实学的基本内容、特征、精神,以及意义等进行了思考。
儒家德治观念与实践研究--以象山"荆门之政"为例
作者:郑晓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德治观念  德治观念  象山  象山  荆门之政  荆门之政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描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
试论象山的诗文创作
作者:徐国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描述:成一家 ,颇值得我们重视与探究
论王艮与象山的学术宗源关系
作者:蔡文锦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艮  王艮  学术宗源  学术宗源  象山  象山 
描述:为深入研究明代泰州学派,本文首次揭示了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学术宗源之一是宋代心学大师象山,论述了王艮与、王心学的内在学术关系,为正确诠释泰州学派辟一蹊径。
心学视野下的人道之省思:陆九渊思想研究
作者:张路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心  心即理  易简工夫  实学 
描述:根据,而氏心学的建构是对朱子理学的回应,因此,文章从探讨?
试论象山“心学”的当代价值
作者:周世泉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心学  当代价值 
描述:当代价值为视点,作出自己的概括和论述。陆九渊“心学”内容深广,不仅对我国中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道德建设论价值;教育思想论价值;心能开发论价值;学术独创论价值;环境保护论价值。
郑玉“和会朱”的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解光宇 朱惠莉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玉  吴澄  和会朱 
描述:“鹅湖之会”拉开了“和会朱”的帷幕。元代吴澄“宗朱而崇” ,在“和会朱”中有贬朱褒的倾向。徽州学者郑玉则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朱、之学各自的利弊 ,认为应汇两家之长 ,打破门户之见。郑玉“和会
郑玉"和会朱"思想评析
作者:朱惠莉 解光宇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玉  吴澄  和会朱 
描述:"鹅湖之会"拉开了"和会朱"的帷幕。元代,吴澄"宗朱而崇",在"和会朱"中有贬朱褒 的倾向。徽州学者郑玉则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朱、之学各自的利弊,认为应汇两家之长,打破门户之见。郑 玉"和会
亦敌亦友两心知——朱、交往叙考
作者:王法贵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交往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相知相交30年(1162-1192),在理学上互为论敌,在私交上互为诤友。如何处理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两位大儒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洞悉朱、之间的微妙关系与是非曲直,从中获取
从稼轩词看朱治学之异
作者:钟锦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道德  朱熹  陆九渊 
描述:稼轩词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 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词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文即从稼轩词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