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7)
报纸(73)
会议论文(13)
学位论文(13)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6)
才乡教育 (120)
地方文献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39)
2012(13)
2011(20)
2010(23)
2009(34)
2008(6)
2006(11)
2005(9)
2003(11)
1998(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
中国经济时报(2)
经济参考报(2)
都市周报(1)
中国铁道建筑报(1)
新闻晨报(1)
湖南经济报(1)
重庆晚报(1)
芒种(1)
清史研究(1)
试论胡应麟的潘岳、比较批评
作者:曾毅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比较批评    风格特征  潘岳  诗歌批评  创作成就  西晋诗歌  文学批评  发展趋向 
描述:潘岳、二人以各自不同的创作面貌和风格特征出现在西晋诗坛上,并以丰硕的诗文创作留名于文学史,这一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学习、模仿的典范,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也引起后人对二人风格特征有何不同及创作成就孰优孰
少林寺:5A摘牌的“危”和“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作者系城市旅游和景区营销策划专家,中国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 资深旅游专家 郑泽国 少林景区是全国首批66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去年10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其暗访复核,发现该景区存在服务缺失、黑车拉客、商贩围追兜售和僧人算命骗钱等恶劣现象,遂发“整改通知”。消息曝
象山语录》
作者:陆九渊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读书  读书  需要  需要 
描述:象山语录》
象山“心学”教育思想
作者:王法贵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辨志  辨志  立心  立心  做人  做人 
描述:象山作为一个学派开创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及其所彰显的理论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他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辨志"为先导,以"立心"为根本,以"做人"为归宿,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其心学
对牟宗三诠释象山的方法论反省
作者:杜保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  牟宗三  朱熹  方法论  宋明儒学 
描述:本文将讨论以下重点问题:对以分解说及非分解说谈象山学的反思、对谈象山第一义说的方法论反省、对象山是自律而非他律系统的观点、对象山并没有作用义之「无心是道」的禅家风格的讨论、对象山是朴实之路
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省政府彝良“9·7”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强调把困难变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谭晶纯&尹朝平&蔡侯友&谢毅)10月8日至9日,省政府在昭通市召开彝良“9·7”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抢险救援工作,部署灾区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努力建设生活安康、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幸福新家园。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作出批示。省委副
黄鹤牌新型油麦精量联合直播试验使用体会
作者:卢启超  来源:湖北农机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直播  机械直播  油菜种植  科学试验  作业效果  监利县  黄鹤  专业合作社  油麦  机型特点 
描述:轴相连同步,保证了整机动力有效
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朱无极太极之辩为例
作者:胡泉雨  来源: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但一个属于理学派,一个属于心学派。在思想上有不同,如在“太极无极”的理解上。为此,他们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文中就从这里作为切入点。阐明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所在,以及该思想分歧对后学的影响。
象山教育思想之为学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作者:方兰欣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教育  教育  辨志  辨志  戒慎虚敬  戒慎虚敬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描述:本文试图探析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学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