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01)
报纸
(127)
学位论文
(34)
图书
(29)
会议论文
(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5)
才乡教育
(125)
地方文献
(2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
(37)
2006
(30)
1999
(33)
1998
(48)
1996
(16)
1994
(17)
1991
(15)
1987
(7)
1984
(7)
1981
(4)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45)
江西社会科学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5)
哲学论集
(4)
中国文化研究
(3)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当代儒学研究
(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桂海春秋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王学统
古代哲学
陆九渊
发明本心
儒学
孟子
哲学
天人同一
和会朱陆
哲学世界观
三层面
内在逻辑
理学
理性思维
心学
复旦大学
学习方法
章太炎
哲学研究
争辨
反思与启迪
元代
发明人
天理
外来文化
1193
人性论
山东大学学报
宇宙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817
条
李绂与
陆
王心学
作者:
李帆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
王心学
躬行实践
陆
王
学
统
描述:
"
陆
、王学者第一重镇"。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作者:
学
志
来源:
桂海春秋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陆
象山论
学
之道
作者:
黄春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陆
象山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
论
学
之道
论
学
之道
描述:
本文阐述
陆
象山在“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下的为学之道。在为
学
要“先立乎其大”的前提下,除了运用“易简功夫”和独立思考外,着重探讨了
陆
象山“千虚不搏一实”的求实精神和治学方法。
南宋
陆
学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陆九渊
描述:
南宋
陆
学
南宋
陆
学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
学
心学体系
“心”
主观唯心主义
“理”
杨简
禅宗
发明本心
孟子学说
描述:
南宋
陆
学
是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为核心,由其浙东和江西弟子共同组成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宗旨是“发明本心”。本文努力在宋代思想和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主要人物的思想面貌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
陆
学
方法散论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陆
学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描述:
陆
学
方法散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
陆
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
陆
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
学
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
陆
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陆
象山孟子
学
之诠释
学
意涵
作者:
黄信二
来源:
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孟子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描述:
则於
陆
学
中亦受重视的情况;在修养工夫方面,则将说明
陆
学
中以明善为诚身前提的必要、明辨义利的方法,以及其中的知性辩证的属性。本文的目标除比较象山与孟子两人学问外,另一主要目的即欲透过两人学问的变化
陆
象山知识
学
研究
作者:
庄庆信
来源:
哲学论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陆
象山知识
学
研究
陆
象山论
学
之道:[陆九渊]
作者:
黄春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描述:
陆
象山论
学
之道:[陆九渊]
陆
学
特质及其历史命运
作者:
顾春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理”
天人同一
心即理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本体论
教育方法论
描述:
陆
学
特质及其历史命运顾春全祖望在《象山学案》中说:“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列其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也最广。”陆九渊于南宋之林立学派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
陆
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