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46)
学位论文
(57)
会议论文
(28)
图书
(22)
报纸
(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9)
才乡教育
(19)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2)
2010
(47)
2007
(48)
2003
(32)
1999
(59)
1998
(75)
1996
(36)
1992
(25)
1988
(27)
1983
(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70)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11)
中华文化论坛
(4)
道德与文明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经济经纬
(1)
贵州文史丛刊
(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1)
社会科学辑刊
(1)
相关搜索词
吾心即是宇宙
真理
唯心主义
大人
士人
王守仁
哲学思想
哲学
唯心主义者
伦理观
唯心主义体系
对象论
基本范畴
东风
陆九渊
人格魅力
普遍真理
“东海西海
儒家
哲学家
王阳明
体式
例谈
为民请命
主体意识研究
主体思维
儒学
六经皆我注脚
本体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九渊认识论和修养方法的特点】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的
认识论
意义
作者:
苏洁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认识论
描述:
开启人们的主体意识 ,从而把握天理、认识世界
试论朱熹与
陆九渊
心性论的区别
作者:
李延仓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嘉
陆九渊
心性论
描述:
朱嘉和
陆九渊
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心性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者心性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者的心性论也有区别。本文从心、性以及心性关系等方面详细
心性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
作者:
张茂泽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宋明理学
蔡方鹿
中国哲学
心性之学
道德理性
体用
人的主体性
思想渊源
陆九渊
描述:
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
陆九渊
、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
论宋代实学
作者:
葛荣晋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学思想
王安石
陆九渊
经世致用
理学家
朱熹
社会危机
北宋
吕祖谦
气实体论
描述:
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