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龚廷贤的针灸学术思想
作者:聂建军 熊云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针灸  学术思想 
描述: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生活于明·嘉庆年间,龚氏验学俱丰,早年有志于效良相,在经历了40余年的行医云游之后,回归故里,著书立说。著有《种杏仙方》《鲁府禁方》、《云林神彀》、《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
龚廷贤的针灸急救特色
作者:王欣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龚廷贤  针灸  针灸  急救  急救 
描述: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一生著书丰硕,虽无针灸专著,但针灸系列疗法贯穿于其每一部著作中,且针灸疗法多用于救急。本文对龚氏的针灸急救特色进行了总结,其主要表现为针刺救急、灸脐保命、吹贴洗熨各显神通。
危亦林针灸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吴海霞 杨宗保 魏稼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针灸 
描述:医家危亦林学术渊博,医学造诣高深,所著《世医得效方》记载内、外、妇、儿等13科疾患,其治法自成一体,尤其是继承了葛洪的重灸学术思想,在放血疗法和水蛭针法上体现了独特的见解。探讨危氏在不同的艾灸方法、艾灸壮数及艾灸的选穴上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对于发展及推动祖国医学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炳煌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经验
作者:黄冬娥 吴强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  面瘫  吴炳煌  经验 
描述:选穴重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腧穴的选择与配方是针刺治疗面瘫的基础工作,吴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遵先贤遗训而又多有创新。他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的结构分布与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经典穴位和经外奇穴存在着对应的解剖学关系,因此在诊治周围性面瘫时,除了进行系统辨证论治外,尚应在患侧面局部充分依据和利用面神经的解剖结构与分布特点,分析患侧面肌功能障碍的具体方位,进行经穴的优化组合,以确定相应的治疗处方。吴老师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与穴位间的具体关系为:翳风、牵正与面神经主干关系密切;瞳子髎、太阳、三阴三阳、丝竹空与颞支、额支相关;颧髎、迎香、口禾髎、太阳、瞳子髎与颧支相关;地仓、燕口、散笑、口禾髎与颊支相关;颊车、夹承浆、承浆与下颌缘支和颈支相关。由于面神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面神经麻痹后,多因表情肌不能运动而就诊。吴...
龚廷贤的针灸学说
作者:魏稼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针灸学说 
描述:种杏仙方》、《云林神彀》、《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等,并续编其父《古今医鉴》。
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及影响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说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本心  派别  开创者  流传  倡导 
描述: 象山学说是由南宋陆九韶开启、陆九龄倡导、陆九渊集其大成,以“发明本心”为其理论宗旨和特征的思想派别,在这个“心学”的创立和传播中,陆九渊的功劳最大,因九渊号“象山”,故称象山学说;又因开创者为九渊
王正祥的“剧场”学说发微——《新订十二律京腔谱》的理论精神
作者:谢柏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二律  弋阳腔  汤显祖  戏曲理论  京腔  南曲  戏曲史  学说  金圣叹  明末清初 
描述:中登上了庙堂的圣地……无论在创作上、理论上和声腔的流变上,本时期的戏剧大势都可用风起云
吴炳煌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特析
作者:谢怡琳 吴炳煌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针灸  针灸  吴炳煌  吴炳煌 
描述:改变原发病进程,也有益于面瘫的恢复。临床上,吴老师常常通过追述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或结合辅助检查,获悉病人的病因,例如: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患病之前常伴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即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耳后疼痛的症状,13天后出现面瘫者多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在受寒、淋雨或吹冷风后出现该病亦考虑和寒冷因素有关;部
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经济政治学
作者:胡培兆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政治学  本意  经济史  学说 
描述: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经济政治学
吴宣子午流注针法的挖掘整理
作者:邓前  来源: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宣  子午流注针法  针灸 
描述:用在针灸临床上,以达到最佳疗效的一种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