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往往”
-
作者:陈晓保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教材 文言课文 教学参考书 新教材 王安石 归有光 辅导书
-
描述:释“往往”
-
“戴盆”意何指?
-
作者:马赫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国民政府 司马迁 司马氏 报任安书 意思说 新闻记者 作者 大公报 王安石
-
描述:巧妙驳答之言:"我服从司马迁的一句话,戴盆何能望天?"作者随后加以注释:"意思说,头上已戴上了新闻记者的盆子,便看不见别的了。"此说则似属疏虞。因妄陈管见,以求正于作者并编者。司马氏的这句话,原见于他的《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从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他的意思是说:戴盆与望天二事不可兼
-
“西”字本义释
-
作者:尚振乾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许慎 《说文解字》 上古 郑玄 道理 古人 日落 日出 周礼
-
描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西”字的说解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上古人就是以太阳出、没的方位来定东、西方向的,因此时辰的朝、夕与方位的东、西合而为一。日落之夕亦为西,日出之朝亦为东。《周礼·秋官·司仪》:“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郑玄注:“谓摈相传辞时也,不正东向,不正西向。”《韩非子·有
-
「經曲之說」在經學史上的意義
-
作者:陳文豪 来源:文藻學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禮» «儀禮» 鄭玄 朱子 章學誠
-
描述:為«儀禮»,雖然解釋各有不同,但其立基於儒家對「禮」的傳統認識,及禮「有本有文」的體用思想,則有其共同的地方。 「經曲之說」在經學史上的意義,本文得出三點結論,那就是:(1)「經曲之說」的記載,顯示
-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释
-
作者:许锡强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
描述: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
-
《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释
-
作者:刘兴均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量词 郑玄注 《说文段注》 使用义 《周礼正义》
-
描述:《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