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醉翁亭与
作者:王洪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    欧阳修  散文  《醉翁亭记》  曾巩  记》文学常识 
描述:醉翁亭与
记》赏析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审美感知  “乐”  曾巩  审美心理距离  民本思想  人格理想  “与民同乐”  唐宋八大家 
描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名世,令人百读不厌;曾巩则有《记》与之相得益彰,同样是不同凡响的佳构。 “”何以“”?首先在于其独特的悦人耳目的审美感知价值。放情游乐,“必即丰乐以饮”,酣醉劳顿
与醉翁亭对称的
作者:吴新雷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滁州  宋代  散文  史书记载  宋仁宗  乐之 
描述:大家都知道宋代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与《丰乐亭记》,而且百读不厌,但却忽略了与《醉翁亭记》相互映发的对应名篇《记》。所以本文要特加推介,表而出之。据史书记载,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五年
“应留处,准拟醉时来”-曾巩《记》赏析
作者:杨满忠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曾巩  唐宋散文  滁州  王安石  四大家  韩愈  游记散文  秦观 
描述:,约六艺而成章。挽天河而一泻兮,物应手而华昌。正经纬乎终古兮,酿维斗而昭然。”其为人也,惇大直方,严谨
别具怀抱的景物记:曾巩《记》赏读
作者:张永芳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景物  醉翁亭记  北湖  泉水  乐之  范仲淹  无穷  宾客 
描述:然而,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
陆九渊“”范畴研究
作者:王斯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描述:释,“”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
谈陆九渊的“即理”
作者:张建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描述:消解方式把本心即理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理以自律的要求。
浅谈陆九渊的即理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即理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即理”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即理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
陆九渊心学中的“”、“本心”——陆九渊心学九辨之六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心  人心  道心 
描述:”的“”(人脑 ) ;“本心”、“良心”、“赤子之心” ,是指属于心理现象的“仁义之心
陆象山之“宇宙便是吾
作者:张增勇 贺松兰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宇宙  宇宙 
描述:宋明理学阶段是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陆象山是这个阶段学术上的重要代表,他的新儒学——心学是在对前人哲学及同辈哲学扬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通过“即理”的论证达到“宇宙便是吾”的阐述,以实现他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