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本体论思想体系
作者:胡金旺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本体论  本体论 
描述: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点
作者: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本体论    儒学  之学 
描述:为了回应佛之学的挑战、复兴儒学 ,王安石在批判、否定佛空无学说的同时 ,提出了其本体论 ,并力图由天及人 ,从本体出发对儒家的纲常名教作出论证。但是其本体论建构的特点是以人法天而非天人合一
论陆九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作者:钟小石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体论 
描述: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三)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红楼梦  汤显祖  泰州学派  形而上学  本体论  曹雪芹  佛教哲学  大乘佛教  宗教哲学 
描述:创作,不论是情感本体论,还是梦幻艺术形式,皆是和一种
体用与阴阳:朱子《太极图说解》的本体论建构
作者:杨立华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图说  本体论  朱子语类  阴阳  体用  陆九渊  五行  建构  基本立场  周敦颐 
描述:后,始终没有改变。如何理解《太极图说解》中涉及的体用、阴阳概念,对于把握朱子思想中的理气关系等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
作者:明森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本体论  大乘佛教  新儒学  王阳明  “心”  陆九渊  天地之性  如来藏  传统儒学 
描述:之性”,程朱的“天理”,还是陆九渊的“心”,王阳明的“良知”,都不是传统儒学的作为具体人的现实具体之心性,而在相当程度上已具有本体的性质,与佛教的“佛性”、“心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宋明新儒学区别于传统儒学之最根本处,就在于二者思维模式的不同。探讨佛教对儒学的影响,认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陈景元注《老》及对老子论之发挥
作者:夏当英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描述:气象;至于与气的关系,他依然沿用道家传统气化论来加以解释,但又融入了新的观点。
再论白沙哲学本体论问题
作者:辛朝毅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广东社会科学  发展过程  陈白沙  哲学史  哲学家  思想  境界  《行状》  陆九渊 
描述:了晚年境界极高,已经到了人所难以理解的程度.这里可以看到,白沙哲学有过一个发展过程.过去我们研究哲学史,对某些哲学家思想的探讨就往往忽视了“发展过程”这一点,抽去这些思想所存在的时间空
陆九渊哲学本体论的性质
作者:焦克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本体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三极之道  入道  世界本原  心即理  天地  阴阳 
描述:体系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个哲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它最重要的范畴——(或理)是极端荒谬的。可是,对一个极端荒谬的哲学或范畴,我们不能只是给它贴上一个“极端荒谬”的标签而了事。为了总结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