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
作者:王冰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道家  道家 
描述: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
陆九渊思想与道家、道教
作者:孔令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道家  道教  禅宗 
描述:新的思想源泉,主要是道家、道教。陆九渊并非淳儒。
司马迁思想基本倾向应是道家
作者:何旭  来源:昭通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思想  基本倾向  《史记》  道家学派  儒家经典  尊儒  司马谈  周公  崇道  六家要旨 
描述:之后,我认为司马迁思想基本倾向不是儒家,而应是道家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作者:孔令宏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荆公新学  荆公新学  儒学  儒学  道家  道家  道教  道教 
描述:安石学派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的程朱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不过在程朱理学看来,王安石学派以道家之道为儒家仁义礼乐之本,犯了裂体用为二的错误,丧失了儒学立场,是杂学。
从黄庭坚诗一首看宋诗的雅化倾向
作者:杨莹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雅化  黄庭坚  章法结构  苏轼  王安石  倾向  山谷诗  湖口  艺术技巧 
描述:,庭坚系舟湖口,李正臣持此诗来,石既不可复见,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因次前韵》(以下简称《湖口》)一诗为例,从艺术分析入手,以立意、用典、修辞、章法结构为框架,层层剥笋,试窥宋诗雅化倾向之一斑。
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
作者:王冰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朱熹  朱熹  太极辩论  太极辩论  道家倾向  道家倾向 
描述:雨祷雪活动看,陆象山思想上的道家倾向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作者:姚文放  来源:美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庄子》  汤显祖  真情至性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道家思想  知其所以然  王骥德 
描述: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姚文放在儒、道、佛、禅、理诸家中,对于中国戏剧美学影响最力者无疑是道家思想。与其他各家相比较,道家更富于审美的气质,观照天地万物更多审美的眼光,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道家
论中国古代散文的诗化倾向
作者:郑力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王安石  中国古代散文  诗化倾向  中国古典诗歌  孟尝君  清人  唐宋  孔子  黑格尔 
描述: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一论断委实体现了这位西方哲人的睿智卓见,而它,在东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可以说得到了极为完美的印证。
如何评价人物传记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作者:董月讲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要观点  基本倾向  王安石  茨威格  评价  人物传记  袁隆平  思考问题  真实性  情感倾向 
描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并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和文学性是它的突出特点,它所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创作时不允许随意虚构,同时,它又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
作者: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传记学 
描述: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